章惇完全没注意伴当的反应,也从来不会在乎。他手指一拨,地球仪再度飞快的转动起来。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观今日之变,不知会有多少人想起流传颇广的这句话来。
投效韩冈的人数,怕是要有一个新的高峰。
幸好韩冈还停留在他的想法中无法自拔。尽管他的想法很好,天子,章惇很支持韩冈把这个梦做下去。
人要脚踏实地。而韩冈描绘的未来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要皇帝还在,就不会少人拥戴。现在的这位皇帝做得生不如死,但宰相们能够得掌大政,却还是依托在皇权之上。
想彻底废除天子之权,看看过往改朝换代要留多少血,就知道韩冈要实现他的目标,要死多少人。
章惇会赞同韩冈,不过是因为在现阶段,反对韩冈的风险性更大,而且他也是受益者之一。
不过章惇并不觉得韩冈当真会如此幼稚,一时之法当为一时之用。韩冈现在推行议会,当是他无法谋朝篡位后的折中之举。日后若有机会,即使他想放过,他的儿子们也不会放过。
就像自家的不肖子一样,皇帝呢,谁不想做?
韩冈给出的回报,是广阔的海外领地,章家控制的区域,幅员甚至超过南方诸路,谁能想得到,从海外,一年能有几千万贯的出息。
但这一切,还是比不上当皇帝的好处,要是争得过韩冈,章惇更不介意做一次周文王、魏武帝。
只是年龄上的劣势太大,势力上又有差距——今日之事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机会永远不会少。
今日之变,韩冈暴露出来的势力,足以让世人为之惊惧,也会让大多数议政和朝臣戒备起来……但在一切变化开始之前,他却还是会支持韩冈。
章惇的手停了下来,地球仪也不在转动,他触摸着那一片夺目的鲜红,蜗角虽小,对于蜗角上的生灵来说,却如世界一般广大。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蜗角之争。
巨大的地球仪,在章惇面前徐徐转动。
在章惇的书房中,这个他五十五岁生日时,由自然学会送来的寿诞礼物,放在角落处特意打造的台架上。
木制的球体斜斜的支在弯钩状的铁架,支撑轴是最顶级的钟匠所造,章惇手指只轻轻拨动,地球仪便稳定的旋转起来,如丝一般顺滑,仿佛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自然学会两年前组织过一次从南洋到北海的地理大观测。天南海北近两万名学会会员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只是学会本部投入的资金就达到了三十万贯,而会员们的捐款和自筹资金更是十倍于此。
如此巨大的投入,产生的成果也极为丰厚。各州县城的经纬度测量,山川地势的精细测绘,同样放在章惇书房里的天下九域舆图,还有面前的这个地球仪,都是成果的一部分。精确到秒的黄赤交角也是其中的一项成果。
所以地球仪倾斜放置,南北极圈、回归线和赤道,都清清楚楚的描绘在地球仪的上面。
不过更加明晰的是赤红色的大宋领地,在大地之东,大洋之西,从赤道延伸到北半球的中央位置,再往上,是青绿色的辽国,自大宋北界向北直至北极圈内。
两国皆是万里幅员,生民千万亿万,在地球仪上却也只是比巴掌略大。
福建一路,八百里方圆。少年时从福州往南剑州访友,又与友人在路中各州游历三月,寻幽访胜,穷山尽水,稍有名声处,必不畏险阻,前去造访,章惇曾为此洋洋得意,自谓铁鞋踏破。可八百里福建,在这个两尺高的地球仪上,更仅仅指尖大小。
天下很大。
按照自然学会的说法,大地是周长七万两千里的球体,故而名为地球,其庞大,已穷极凡人想象。
但地球相比太阳来,则是弹丸比之马车,微不足道,仅是太阳系中普通一行星。
而宇宙之中,如太阳一样的恒星,则更是如恒河沙数,数以亿万计。用最好的望远镜去看那银河,组成那粼粼天河水光的,便是数之不清的恒星。
莫说大宋朝堂上的一点争执是蜗角之争,就是指挥百万大军,征服阳光之下的所有土地,相比起宇宙的寥廓,也一样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章惇在韩冈面前如是说,与韩冈取得了共识。两人一起召集了在京议政,召开了临时会议。
而会议已经在半天前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