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后顾(上)

宰执天下 cuslaa 3375 字 8个月前

收买了通进银台司官吏的人,有谁会糊涂到没想过肆意散播军情会使得他失去如此重要的情报来源?没有。

所以事情就有趣了。

张璪舒舒服服的靠上摇椅,惬意的眯着眼睛,他甚至在期待事情的发展

——肯定会变得很有趣,肯定。

……………………

这一天稍晚一点的时候,都堂的议厅中坐满了有资格对国家大事举起一只手的重臣。

与平时五日一次的例会比较起来,今天会议上的气氛要凝重得多。不仅仅是因为河东急报,也有一部分因为至今尚未分明的河北局势。

两座战场的胜负平,都事关天下万民福祉。

河北的局面最坏,幸好辽国皇帝被堵在了天门寨,故而一直都突破不了。但河东局势骤然败坏,使得河北必须要抽调一部分兵力去支持河东,并分兵监视太行山各处出口,辽主耶律乙辛很可能趁机突破天门寨的防线。

河东这一败,连累了整条战局。原本觉得最稳的河东变成了最不稳定的区域,十年前的战事又清晰的出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章惇没有耽搁时间,站起身,朗声道,“河东的军情,诸位想必都收到了。这一回,败得的确有些难看。”

一片声的回应,都在宽慰章惇,“胜败兵家常事,相公无需忧虑。”

“可惜没有辽军的损失。”韩冈道,“这一次河东军虽败,但只要北虏同样有损失,那就不能算败。”

训练出一名合格的火枪手,只要三个月,总花费不会超过一百贯。

弓箭手不用说,没几年练不出来。弩手也不用说,三尺童子也能拿得动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但神臂弓没有几百斤气力,都别想张开。如果将训练一个合格士兵的整体花费来计算,火枪手是最便宜的。

只要交换比合适,‘即使以五换一,北虏也必败无疑。’韩冈曾经如此说过。

同样的话,韩冈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宣扬过,甚至在报纸上。

这是威慑,警告辽人不要轻举妄动。

同时也造成了辽人学习汉家的高潮,耶律乙辛恨不得将市面上能找到的每一本自然、工艺和医学等方面的书籍都拓印了给运回去。

不管怎么说,韩冈的话让所有人都为之释然,是啊,宋辽两国之间的实力相差甚远,这么大的差距又岂会因为一两次失败而被辽人弥补上?

章惇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之后,“河东之败不足为虑,河北也还在抗击,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要做的,是让前方官兵后顾无忧。”

原定的聚会因为意外的消息而草草收场。

本来寇温瑜和苏忠信等人今日相聚,是准备一起计议计议,如何利用最近的机会,改动一下开封粮商行业的份额。

现在有了更重要的消息,所有人都无心会谈。

随意的说了几句场面话,甚至连下一次的会期都没有定下,便匆匆而散。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任何一位能做粮食和盐铁生意的商人,都绝不会是单纯的商人,在主人家发话之前,他们连立场都不敢自行定下。

寇温瑜上车之后,就一副闭目养神的模样。脑袋里却几条思绪在缠来绕去,最后搅成了一团乱麻。

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到底损失如何?到底是谁从哪里得到这军情机密?如果是假,又是谁这么大胆,敢于散布谣言?

寇温瑜的背后,是朝中有数的大人物,而且分管的正是军事方面。

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影响到粮食价格,既然选择了粮食贸易,这方面的情报理所当然就会成为赚钱的依仗。所以河东军北出雁门攻打大同,这是寇温瑜知道的,在主动出击的情况下,河东军兵败的可能性,比起稳守雁门自然要高出许多。

可昨天他还见过那一位,如果河东兵败当时已经传来,那一位哪里会有闲心去细问江淮的粮价,以及商号账目中的问题。若是今日消息才传来,那么现在消息就传播开,背后的意义就很可怕了。

在过去,皇宫就跟筛子一样,什么消息都能往外漏,两府则是网眼稍细一点的筛子。枢密院的公文都能公然拿出来在市面上售卖,那就不要提什么保密制度了。

但这些年来,秉政的宰辅们对皇宫几番清理,使得宫中的嘴巴只会也只敢凑在他们的耳朵旁说话。都堂之中,更是几次三番的大清洗,每年都有人因为泄密而被治罪。许多在中书和密院做了代人的积年老吏,都因为泄露机密而丢了性命。很多还不是公开审判,而是莫名的就没了踪影,甚至有一夜之间连全家都不知去向的案子。

对泄密决不宽贷的情况下,如此堂而皇之的将兵败的情报散布出来,这等于是在军巡院的门口杀人,生怕不被人抓。

两位宰相绝不可能不去追究,甚至兴起大狱都不是不可能。不管做出此事的人抱着何等目的,章韩二相绝不会因为众议而畏缩,眼睛里也绝不会揉上一粒沙子的。

如果是假,泄密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可是在京师之中,散布此等谣言,而且还是在看似最为清净,其实口舌最杂的地方,那背后又怎么可能不牵扯到朝堂之上?

脑中的乱麻不停地转动,而越转越紧,等他发现车外熟悉的建筑,已经离家不远了。

“停。”寇温瑜连忙叫道。他吩咐车夫,“速去枢密府上。”

片刻之后,寇温瑜从侧门进了枢密使的府邸。

多少文官武将都只能在张璪府邸的门房中枯坐,寇温瑜区区一介商贾,却能够排门直入,过去每一次走进这一座府邸,他心里都不禁浮起一阵优越感,今天也没有例外。进门的时候,感受到从正门口一直排到侧门前的诸多马车车厢中投来的一道道复杂眼神,跨过门槛的时候脚骨头都是轻了二两。

不过轻飘飘的感觉也只是一瞬,入府之后,都堂成员府邸中无所不在的压力,让寇温瑜的脚步立刻沉了下来。

在张璪日常起居的书房院落外等了不到一刻钟,从里面出来一名小童请他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