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夜火(中)

宰执天下 cuslaa 3959 字 9个月前

“我看到了。”秦琬说,“是密码信。”

他虽然神态沉稳,但指派亲兵去找通讯官的时候,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宋军很早就开始使用密码。

最早的时候,西军与党项人作战的时候,出战的将领往往就要约定使用一首律诗作为密码本。

一首五律,四十个字,一首七律,五十六个字,再长一点的乐府,上百字,几百字。

一个字可以代表一种情况,可以代表一个主体,可以代表一处地点,可以代表数量区间,敌军某部三千人后撤至某地,四个字就能囊括。

只要不传递详细信息,这些字可以囊扩大部分军事情报的内容。

事先定好十几首诗,确定诗的编号,再确定每一首诗中每个字代表的意义,之后传递军情,带着数字就行了。

这与拿同版的书籍作为密码组合,来得简易一点,不过一样有着相当的实用性。

而在信息无法直接递送的时候,白昼的狼烟和夜晚的烟火都能传递出有效的信息。

近年来,彩色的信号弹已经配发在军中,也有了通过不同颜色信号弹来传递消息的手法。

秦琬只知道红绿两色代表零和一,白色是一段信息开始和结束的符号。再深一点的细节,则必须交给通讯官这样专业人士来处理。

虽然只是了解了一点点,但秦琬只知道一点,如此简单的元素,完全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组合,将军情隔空递送。尤其是援军到来的消息。

而现在的信号,正是从安肃城的方向。

通讯官飞奔着上来了,没有多说话,直接就坐下来记录天上的信号。

记录了一阵后,结束的白光亮起。

文嘉急着去询问,通讯官摇了摇头,他之前的记录并不完整。

随即又有两道白色的焰光同时闪起,那意味着信息开始重复。让之前只看到了后半段的通讯对象,可以补全完整的内容。

红绿两色的烟火再次亮起在空中。通讯官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南面的天空,手中的炭笔跟随着烟火进行记录。

就跟军医必须自医学毕业,通讯官的培养也是来自于专业的学校,属于枢密院辖下的职方司。

天门寨中的通讯官,在编制上归于不入流品的武臣,比都头还要高半级,直接拿朝廷俸禄,名册放在安抚使司,只是配备在秦琬的麾下,密码本也是战前从安抚使司发过来,掌握在他的手中。

现在看起来,通讯官的用处并不大。比如转译密码,过去不是由将领自己动手,就是他的幕僚处理。现在则由朝廷安排的军官掌握,很多将领都视为朝中削弱将帅权柄的手段。

秦琬比寻常的都监要多知道一点消息,通讯官现在的作用的确不明显,可等到韩冈最为看重的电报被发明,这些通讯官将会是一军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片刻之后,埋头已久的通讯官跳了起来,他喜形于色,“太尉,援军到了!”

“迟了。”秦琬淡然的说道。

通讯官正要思考秦琬话中之意,咚的一声巨响,仿佛天上打了一个霹雳。

通讯官肩膀颤抖了一下,脖子一缩,左顾右盼,想知道又是哪里发生了爆炸。顾盼间,又有些疑惑,方才的爆炸声,似乎与之前的爆炸有着很大的不同。

秦琬专注的望着南方,他的双眼在十来秒前,刚刚捕捉到了一道闪光。

“不在这里,”他的语调有着多日来所没有的轻松,“是在辽贼的营地。”

天空中,光闪了一下,大地也随之颤抖。

然后爆炸声才传入耳中。

正在做交接记录的小吏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头盯着眼前的纸和笔。

一刻钟之内,已经有七八次如此剧烈的爆炸了,比起一开始的爆炸,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爆炸第一次响起的时候,还要守卫们大喊着不要慌,出来镇压局面,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惊慌失措,母亲紧抱着儿女,祖父搂着孙儿,蜷缩在一起,只有恐惧在积累。

白天的时候,辽人奸细混入瓮城,用炸药炸死了数百百姓,这件事只发生在南门,却被王殊派人传到了所有入城难民的耳中。

难民因为大量中暑,死亡者甚众。戴着口罩的士兵,在瓮城中幸存的难民都入城后,来来回回用草席抬出了许多。具体的数字,只有秦琬、王殊知晓,完全没有传达,但幸存者自身的感受绝不会轻易忘记。

王殊将爆炸的消息如此散播,也是希望怨有所归,同时也希望能多上一万双眼睛盯着城中的细作。

但到了晚上,再听到超过之前几十倍的类似声响,稍稍有点联想力的人都很快明白,爆炸声是辽人在设法炸毁城墙。

近万难民们都被集中在城中的十几处空地上,只要有一个人想到了,消息很快就会在他们中间传开。

天门寨的城墙会不会被炸开?这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也是所有人都在恐惧的。

城中的一处广场上,几百双眼睛正搜寻着天空中每一次发生在爆炸声之前的闪光。

尽管对辽人的攻击毫无办法,但人类的习性总想把危机看在眼中。

一人悄悄的从人群中退了出来,一点一点,猫着腰,弯着膝,鬼鬼祟祟的接近没有守卫的黑暗处。

他始终谨慎,只要稍微感觉到一点风险,立刻停下来,只有爆炸声传来的时候,他的动作才稍稍快了一点。十几步的距离,用了他整整两刻钟的时间。一直到他退到灯火照不到的黑暗里,身边的难民都没有注意到他。

正当他就要彻底隐入黑暗,一声警哨猝然响起,一根火炬在空中打着转,飞到了他的脚下。

火炬闪了闪,立刻就熄灭了,可他的身形已经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安设在广场边缘的一台探照灯,飞快的将光束打了过去。

小型探照灯的灯光远比灯塔上的尺寸大上十倍的同类要黯淡,可黯淡的光斑把潜逃的细作套在其中,在夜色中仍然鲜明。

七八名警卫立刻大呼小叫的冲向他,细作只楞了一下,就立刻拔足狂奔。他全身轻装,一时间竟然将挂着一身累赘的警卫越甩越远。

眼看着就要逃入前方的小巷,这时哒哒的马蹄声急如雨点,一骑飞马如龙,从街头飞奔而至。

一人一马宛如电光,只眨两下的功夫,就追到了细作的背后。只看见高高的铁鞭扬起,呼的一声挟着风雷落下,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和惨叫声同时响起。骑手一冲而过,只留下那名细作在地上翻滚。

警卫终于气喘吁吁的追上来,一个两个的扑上去,将还作挣扎的细作彻底扑到,绳索一圈一圈的将他牢牢捆住。

因为这一突发的意外,广场上的难民们暂时忘掉了城外的爆炸声。许多人站起身,踮起脚望过去。

可是他们只能看见一名刀斧手慢慢的走过去,而后哗的一片喊声,一根竹竿将人头高高挑起,张挂在广场入口。

半刻钟后,一名亲兵走到秦琬的身边,附耳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秦琬摇了摇头,“第七个了。”

文嘉都没问是什么事,一个数字就说明了一切。“砍了?”他问道。

“当场就砍了,”秦琬说,“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