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爹爹的外祖父,不怕那等长脚的虫,也不怕曲曲蠕动的毛虫,唯独蚯蚓,就是怕得要命,听说是小时候被逼着活吞了上百条活蚯蚓来治病,从此就留了心伤。”
“哦,原来如此。”
韩冈见小儿子一副像大人般恍然大悟的样儿,笑着屈指在儿子头上弹一下。又对韩铉、韩钦道,“为父还见过恐高的大将,骑上马敢穿山越岭,可上了飞船就鬼哭狼嚎,三丈不到就要下去……”韩冈看看三个儿子,笑了,“这个你们都知道,是你们的赵叔。”
赵隆怕高,确切的说,是怕双脚离地的悬空,高楼、高崖是不怕的。这也算是流传较广的轶闻,算不得是什么秘密。
韩冈两个例子一说,韩钦就明白了,他后退了两步,跪倒认错,“大人,儿子知错了。的确是儿子……”
“好了,起来吧。”韩冈把韩钦扯了起来,小儿子在这里,韩钦这个哥哥的脸面要照顾到,但他也不准备轻轻放过这个小子,“终究还是你的眼力不行。为父给你出个考题,回头看看最近你身边的那群人,半个月后给我一份报告,写一写你对他们每个人的评价,必须详细些。”
韩钦疑惑的看了父亲一眼,然后双眉便蹙了起来。
终究是聪明的孩子,一下子便明白了韩冈的告诫之意。
家里面几个儿女,就数这一个让人操心,总是爱往外跑,在市井中打混。说是隐姓埋名,但跟在他身边的一帮人,哪个不知道他的身份,一个个都在装傻,趁机在中间捞好处。
韩钦虽不笨,但十几岁的小孩子,心术却也不是那些市井中的混混的对手。
这一回,应该能够看清楚身边人的真面目了。
韩冈想着就往外走,“好了,先回后面去吧。”
。
看到韩冈似笑非笑的表情,韩钦立刻就警觉了起来。就像了感觉到威胁的狗,耳朵尖的毛都竖起来了。
这几年来,只要不是黄裳这样可能要谈及军国重事的客人,寻常面客,韩冈就会时不时的把儿子招过来做陪——这也是士大夫家的通例,只是韩冈把儿子叫出来稍微早了一点。也不仅仅是待客,韩冈隔三差五的就会丢几个小案子,主要是家里的各项营生,田产、庄园、工坊、船队、商铺等方面的事务,按韩冈的说法,孩子们年纪大了,也能家里分担一点公私事务了。
但在韩钦几兄弟眼中,这些事就是父亲给出的考题。一言一行,每一个判断,都会在事后被韩冈给予评判,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少不了被拉出来细细分析。其他兄弟还好,唯独韩钦,对这种事可是头疼极了,因为在分析过后,还会被要写一篇一千字以上的心得。
多少个晚上,韩钦都是牙齿磨着笔杆子,在灯下苦思冥想,这份罪,他今天可不想……不,是哪天都不想。
韩钦小心翼翼的斟酌着回话,“儿子不是说他胆小,而是席昱身为命官,每日见人不少,如今又是身荷重任,却在大人面前进退失据,着实有些可笑。”
说完,他偷眼看着韩冈,等待评分。
韩冈就摇摇头,让韩钦心凉了半截。
“四哥,你过去可知道席昱此人?”韩冈一副慈父教子,谆谆教诲的态度。
韩钦摇了摇头,宰相家的司阍都不会将一个百司主簿记在心上,又何况宰相家的衙内。
“现在呢?”韩冈继续问。
这个问题,韩钦就有肯定的答案了,方才才见过的,“厚生司主簿,现今在白马县管勾防疫事。”
席昱是厚生司的主簿,这一次厚生司的京外防疫工作,他负责管勾开封北界。他今天回京,就赶着往韩冈府上来了。
“你是第一次见他,只这一面,便认定他的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