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骤风(二)

宰执天下 cuslaa 4398 字 8个月前

文登号旁边不远处,同样大小的引水船,正拉着如同山峦一般的重型战舰进入港中。

不算太小的引水船,在那一艘战舰的对比下,仿佛被逼迫拉起大车的小狗,那一声声汽笛,就像是吃力的哀嚎,速度也慢得如乌龟在爬,很快就被文登号抛到后面。

侯文却一直在惊叹的望着那艘如山一般的战舰。

北海舰队第一分舰队的旗舰青州号,一级战列舰,火炮一百一十门,一轮齐射,能投射出数百斤的炮弹,是大宋海军中最强的武力。

更是本舰队的门面,在其他兄弟舰队面前,有青州号在,好歹能留下点脸面。侯文听说是第一分舰队的向都督,直接利用自己的身份,虎口夺食夺来的。

驻扎在登州威海港的北海舰队第一分舰队,总共七艘战列舰,其中只有苏州级的三号舰青州号是一级战列舰。其他六艘,在苏州级列装后,都被归入了三级、四级战列舰的行列,要不是速度不够,早就被打发去巡海了。

可比起那六艘三级、四级战列舰,侯文所属的文登号则是更低人一等的三级巡洋舰。资格虽老,却是火力低劣,速度也不快,船上的水手出门就感觉低人一等。根本不能与青州号上那些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军官水兵们相提并论。

威海军港中,此时停泊了本舰队不到三分之一的船只,等到青州号和文登号入泊位,就超过三分之一了。

但就这三分之一,已经足以消灭渤海与黄海中的辽人战舰了,甚至可以直接北上,攻打辽国的苏州港【今大连】。

侯文充满自豪的想着。

比起南海舰队,北海舰队要与辽国的水师对抗,因而实力要强出许多倍。北海舰队的任何一支分舰队,都能压倒没有战列舰的南海舰队。而北海舰队任何一支分舰队的三分之一的实力,就能击破辽国两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

他当初还没进舰队,就听水兵吹嘘过。辽人曾经想跟大宋比拼造船的能力,但朝廷就放出消息,不论辽国给水师配备多少门火炮,大宋都会给北海舰队加上一倍。自然,辽人立刻就偃旗息鼓了。

站在桅斗中,侯文轻易的就能将外人看起来没什么区别的同级战舰区分开来。

巡洋舰修长一点,战列舰更厚实一点。

巡洋舰移动飞快,可以边追边打。战列舰的速度快不起来,比不上巡洋舰。但火力极其强大,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寨。

巡洋舰多是双舰甚至单舰往来,进行海上巡察,寻常商船遇到的舰只,基本上都是巡洋舰。

而战列舰极少单舰出行,一般都是两到三艘同行,有时候,组成大舰队,还会带上数目更多的巡洋舰。

普通的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们,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他们不会知道每一艘战舰,在细节上都有小小的差异,从两舷的炮窗外口就能分辨得出。也不会知道,之所以这么做,却是为了方便伪装。

更不会知道所有的巡洋舰,内部装备的火炮都是一色长炮,同口径同型号。这样才能保证船上的火炮在作战时,不会因为其中一型的弹药消耗太多,导致有的火炮能发射,有的火炮只能做摆设了。经常远行,一个月不进港口,期间还要多次发射火炮的巡洋舰,也必须时刻保证最大火力。

用了不短的时间,文登号终于停入了泊位中。而青州号,此时才刚刚抵达战列舰的泊位。

侯文已经从桅杆上爬了下来。穿好了他的军袍,与舰上同袍一起,整齐的站在船舷两侧。

近处的港口要塞上,响起了代表着欢迎归来的几声汽笛。

敏锐的视线让侯文突然发现,挂在港口要塞上的旗帜中,多了一面属于北海舰队杨大都督的旌节帅旗。

杨大都督从先,现在是静海军节度使,北海舰队大都督。不入管军之列,可地位一点不输,照样是太尉。

但旌节不轻出,寻常都是保存在白虎节堂中,此刻旌旗招展,难道是要打仗了?

侯文抱着深深的疑问,与同袍下船,返回驻地军营。

半日之后,一个消息传遍全港,印证了侯文的猜测,每一个水兵都在说:

伐辽!

侯文蹲在桅斗中。

距离下面的甲板——侯文飞快的向下看了一眼,一阵晕眩,蹲姿变成了跪姿——总之很高。

船身只是轻微的摆动,可到了桅杆顶端的桅斗里,摇摆幅度就能达到一丈以上。

要是碰上了浪高六尺七尺的日子,上一刻还在十丈以上的高空,下一刻就看见海面迎面而来,再下一刻,又会腾云驾雾飞回天际,然后向后方倒过去。

如果在桅斗中做得瞭望手久了,习惯了桅杆上的摇来晃去,甚至能在桅斗中偷空睡上一小觉,但侯文来到舰队才几日,到甲板上还会晕上一阵,更不用说直上桅斗了。

幸好有一根安全绳,将侯文牢牢拴在桅斗中。可在他心里,如果能趴下来,才是最安全的。

但蹲着跪着,只要眼睛能越过桅斗围栏,还是能看见外面,但趴着可就不行了。侯文手中的不是潜望镜,而是千里镜。

他的任务,就是拿着千里镜看,看,看。

看到船,要立刻分辨出是战舰、是商船。是战舰,要确认是哪家的,哪个型号,然后报告;是商船,也要确认是哪家的,哪个型号,然后报告;

看见鲸鱼,因为船长有时候会用鲸鱼放几炮练练手,所以要立刻分辨出鲸鱼的种类,然后报告;

看见雨云,要分清楚大小和移动方向,然后报告;

看见陆地,通常时候,就意味着航行快要到达终点,要马上分辨出是岛屿还是大陆,前面是浅滩还是河口,然后报告;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礁石,舰队里面触礁搁浅、损伤,甚至沉没的战舰,已经不是一艘两艘了。

所有的发现,归结到最后,都是报告。

什么时候能够下命令呢?

“小猴子。”

“小猴子!”

“小猴子!没死就说句话!”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侯文连忙站起,撑着栏杆,战战兢兢的探出头来,向下面叫道,“林叔……班…班首,我没……没事。”

一名水手已经爬到下层横桁处,听到侯文的声音,脸上的焦急之色才散了去。

虽然叫着侯文小猴子,但顺着桅杆爬上来的这位水手,才是跟猴子没两样。不论是灵活的身手,还是精瘦的体格,甚至相貌,都有几分猴气。

这水手飞快的在桅杆和帆索中攀登着,不过眨几下眼的功夫,就抓着桅顶帆垂下来的绳索,轻巧的翻进了桅斗中。

侯文一手桅杆,一手栏杆,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班首。”

瞭望手不是打杂的水手,正职的瞭望手在船上可是被叫做班首,至少是都头,如果立功,就能升二副、大副,甚至可以升做舰长。听说南海舰队就有一个巡洋舰舰长是从瞭望手升上来。

从职位上来算,眼前的这位老水手,就是侯文的顶头上司。

“站直了!”老水手看着侯文没出息的样子,不满的呵斥了一声。不过还是带着关切责问道,“你这小猴子,怎么叫你都不见有个回话。”

“就是有点晕,”侯文忙摇头,“没事。”

“知道你没事。”老水手用力的拍着侯文的背,把他拍得一阵咳嗽,“我说,你可千万别把你中午吃的鱼给弄进通话管里。李拐子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把你塞进管子里刷干净去的。”

侯文紧张的瞥了旁边的通话管一眼,铜制的通话管还不到一根手臂粗,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被塞进这管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