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75)

宰执天下 cuslaa 3538 字 8个月前

苏象先在苏颂身边坐下,凑在耳边,“祖父若欲谋求大位,孙儿宁可先死于此处,亦不敢为此无谋之举。”

苏颂心头平添几分悲凉,难道在自家子孙心中,自己就是如此心怀不轨之人。

“你祖父知道自己的年纪。”苏颂冷言道,用儒门的忠孝之说,这孙子怕是不会信了。

苏象先又道:“若祖父欲为他人谋虎皮,孙儿不明,这又是何必?”

“非也。章子厚、韩玉昆皆不敢作此大逆不道之事。”

苏象先的声音也冷了下来,“以祖父所行之事,却仍怀犹疑之心,首鼠两端,苏家亡无日矣。”

苏颂偏头注视着孙子,“你可曾面睹天子圣颜?可知道天子的性情如何?禀赋如何?”

“孙儿未曾得沐清光。天子性情禀赋,亦只能是人云亦云。但英睿是皇帝,昏庸也是皇帝。只要他还在大位上,一切都与臣子不同。”

苏颂摇摇头,有些话他不能说得更深了,“相信韩冈,时间在他一边。”

是的,时间在韩冈一边——尽管这么说肯定会让孙子想歪掉——但苏颂并不介意。

对苏颂而言,与其说他相信韩冈对天子寿数的判断,还不如说相信韩冈的年龄。

二十年的时间,就让天下大势为之一新。换作是二十年前,说给谁听,谁又能相信?

以韩冈的身体状况,至少还有三十到四十年的寿数,这是当朝宰辅无人能够企及的寿数。

对于天水赵氏,苏颂的确有感情,但对自己的成就,苏颂的感情更深。

他可不想看到自己毕生的成果,被后人给毁去。

‘君王应天,不属人事。群贤共治,议会监之。’

听起来就有几分不靠谱,其实‘用处不大’——这话是韩冈本人说的。

说是用处不大,说白点,就是没什么用。

压根没什么用——如果没有武力支持的话——这是苏颂自己的理解。

缺乏武力支持权力,就像被剪下来的鲜花,看着依然漂亮,实际上转眼就枯萎了。

现在选出来的议员之中,九成九是抱着有便宜不占是傻瓜的念头。

苏颂根本就不相信他们会坚定地维护大议会。

一旦皇帝重新掌权,他们山呼皇帝万岁的时候,肯定不会记得什么群贤共治,只会说苏贼、章贼、韩贼蛊惑人心,一时不查受其蒙骗,实是罪该万死,还望陛下能容臣戴罪立功,为陛下穷究三贼之罪。

也许到了日后恐惧于皇帝的莫测天威时,他们才会后悔,才会发现自己放弃了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如果韩冈没有兵权在手,未来肯定会变成这般模样。

但韩冈牢牢掌握着兵权,更牢牢的掌握着时间,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优势。

“不要再多问了。”苏颂抬起筋骨嶙峋的右手,堵住了苏象先的追问,又重复了一遍一边,“记住这一点,时间在韩冈这一边。”

停了一阵,苏颂又低声道,“如果还有担心,等明天在问吧。”

“韩相公去了学会。”

“嗯。”

“杨潜古【杨汲】午后从封丘门出城去了。这几日他从北门出城多次,可能都是去会他的外宅——杨潜古的外宅就安置在门外的三清台……但孙儿觉得没那么简单。”

“嗯。”

苏象先抬头看了眼祖父。

苏颂靠在躺椅上,眼睛闭着,只有简短的鼻音回应,根本弄不清他到底睡没睡着。

苏象先嘴动了动,然后低下头。没能得到预想中的反应,他只能继续念着手上的密报。

“沈枢密告病,铁路总局诸官登门探问,只有方兴未至。”

“嗯。”

“王中正午后出宫,去了郯国公府上。”

“嗯。”

“王舜臣今天又带着人去赛马了。”

“好逍遥。”

苏颂终于睁开眼,有了点不同的反应。

宰相、枢密、议政的行动,都没能让他一开金口,反倒是王舜臣这个粗鄙武夫的消息,得到了苏颂的反应。

苏象先想了想,试探道:“这一位是在西域独尊独大惯了。”

“提三千兵马远征荒漠万里,以万余孤军镇守西陲十年,性子弱点,早就给人吃了。”

“怕是在京师待不住。”苏象先大胆的说道。

苏颂瞥了孙子一眼,重又闭上了眼睛。

苏象先一愣神,然后低下头去,双颊火辣辣的,羞恼的火焰在心中满溢。

苏颂忽然又睁开眼,充满了压力的眼神,仿佛一盆冰水浇到苏象先的头上,“没其他事了?”

苏象先明白方才的失态,让自己在祖父面前大大丢分了,忙收拾心情,答道:“还有是潞国公的事,刚刚上车回洛阳了。”

“嗯。”苏颂对文彦博的行动,看起来毫不关心,只是他却向苏象先问了意见,“有什么想法?”

苏象先弄不明白苏颂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潞国公老糊涂了,才一次次丢人现眼。”

“没糊涂,精明得很,就是不聪明。”苏颂抬眼看了自己这位太爱表现的孙子,强调道,“可以不太精明,但必须要聪明。”

苏颂就看着孙子的脸皮蹭蹭的红了起来。

儿孙从来都是不让人省心的。人已暮年的苏颂只能叹息。

尽管有考中进士的能力,可因为距离宰辅过于接近,就以为自己有了做宰辅的能力,相当于半个宰辅了。纨绔子弟的通病,自家儿孙从来也不缺。

缺乏足够的自知之明,就如大议会筹备会的一干参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