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

宰执天下 cuslaa 4212 字 8个月前

“难道莹中你还没听说吗?”李高急急地的道,“济阴郡王,临城伯及其子,皆因附逆被抓了。”

陈瓘只听说了济阴郡王赵宗景的事,临城伯是宗室中的哪一位,他就不清楚了。但越多的宗室被搜捕,可就是越好的消息。

“已经听说了。”陈瓘点头,“这不是我们事先就预料到的吗?”

在事前的商议中,宗室可是他们最大的助力。眼下的变局,正是陈瓘想要看到的。

“你还没明白吗?”李高的手越攥越紧,“是就只有济阴郡王和临城伯父子被捕!那一位已经说了,如今权奸势大,大事难成,让我们且保自身。”

轰的一声,仿佛有惊雷在脑中炸响。

“为什么?为什么宗室那边毫无动静。”陈瓘完全懵了,“今日濮王府,明日可就会轮到他们了!”

难道他们就没有兔死狐悲的感觉,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今天不说话,明天不说话,后天可就没人帮他们说话了。

李高看看左右,周围的官员,或明显,或隐蔽,却都关注着这一边。

眉头一皱,他用力拖着陈瓘,将其拖向路边,低声对陈瓘道,“是华阴侯出面了。”

陈瓘惊讶道:“不是说他已经病得快死了吗?”

“只是好些日子没听到他的消息,好几个月了,都没见他去冠军马会,所以才有这样的传言。”

陈瓘不解,“走马樗蒲之徒,纵薄有微名,又怎么可能安抚得了宗室?”

李高暗暗摇头。陈瓘自中进士后,皆在外任官,又对如今天下流行的蹴鞠、赛马深恶痛绝,并不清楚所谓会首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

“一纸宗室法散尽了天家在亲族中的人心,现在有人能在族中扶危济困,怎么会没名望?他可是及时雨啊!”

对远支宗室们来说,赵世将就是及时雨。

家里嫁女儿,赔不起嫁妆怎么办?去找华阴侯,

一时间迎来送往太多,家里解不开锅了怎么办?去找华阴侯

因宗室法丢了玉版留名的资格,没了官身怎么办?去找华阴侯。

急也救,穷也帮,赵世将提携宗亲不遗余力。在太祖一系和魏王一系中提到华阴侯赵世将,没人不竖大拇指。等到赵世将因声望太高不得不退隐,又让更多的宗室对天家离心离德。

濮王府本就因为天子出自其家,天生就带了几分傲气,虽没有明着凌迫宗室,但寻常交往,从来都是居高临下。太祖、魏王系对此感觉最是分明。

且濮王府本来只是外支,早就该败落的,却靠着运气成了最尊贵的一房,太宗系中心怀嫉妒也不在少数。

赵世将都出面指正濮王府以赵宗晖、赵宗祐二人为首谋逆,还愿意为濮王府叫屈的宗室,可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怎么都没想到赵世将会出面,不知是宰相们给了他什么好处,还是他仍在记恨先帝对赵世居的处置。”

听过了李高匆匆几句话的解释,再听见李高的感叹,陈瓘什么反应都没有了。

他不怕死,但害怕死得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若不能将沉睡的人唤醒,敲锣打鼓又有何意?

“莹中,收手吧。”

李高话语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非是不愿,实是不能。宰相们的手段和实力,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原本只以为是一座可以费点力气就能翻越的山丘,却没想到是参天入云的昆仑。

“且等后日吧。”李高叹道。

“且等日后。”短暂的静默后,陈瓘也终于说出同样的话语。

安心的点点头,李高却忽视了陈瓘话声中的毅然决然。

紧紧抓住了袖中的奏章,陈瓘绝不甘心,他也不信,待到日后,几位宰相还能和衷共济。

‘也许今后都看不到这座城门了。’

抬头盯着前方的宣德门,陈瓘一边走一边想着。

尽管看见宣德门的次数,还不到三百六十天,但并不影响陈瓘对看不到宣德门的未来感到遗憾。

不过……义之所在,区区行走宣德门的资格也没什么好挂念的。

宣德门已近在眼前,周围的朝臣也越来越多。

“听说已经招了。”

“没招,正狗咬狗呢。”

“儿子咬老子,弟弟咬哥哥,这一家子啊……”

没有人物,也没有时间、地点,但这样的对话依然成立,在这里,没有人会不清楚到底在说谁。

牝鸡司晨久了,文武百官真是越来越像是妇人。

陈瓘不屑着,目不斜视,昂首从这些碎嘴公婆中间走了过去。

“莹……”

不远处,有一人正准备招呼陈瓘,但才开口,就不由自主的收了声。

陈瓘这位元丰二年的榜眼公在朝中虽是新人,但还是有几个相熟的朋友。

当他们看到陈瓘后,都习惯性的要上来打个招呼,可是一旦走近了,却又纷纷却步。

‘都不是蠢人。’陈瓘想着,‘可就是太聪明了。’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聪明人领会不到的地方。

陈瓘也没有打招呼,与几位友人擦身而过。

朝会之前,宣德门处,是朝臣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场所。

有御史和阁门使监察,朝臣们不能大声说话,但相互致礼,私下交流,是每一位朝臣每次朝会前都必不可少的功课。上至宰相,下至六参,概莫能外。

如果有一个人谁都不理会,便直趋宣德门下,自然会成为众目睽睽的焦点。

先是陈瓘的同僚和友人,然后是在他经过路线上的朝臣,发现异常的朝臣越来越多,近处的议论声一点点的消失了。

削瘦,英挺,眸子中不见圆滑,与人对视时,目光中都似乎带着棱角。

太常礼院的一介新人,此时却如明月一般,在宣德门前皎皎可见。

对周围的目光视而不见,陈瓘神情肃然,步履沉稳,徐步走向宣德门处。

一步,一步,一步,仿佛战前的鼓点,一记记的鼓动起陈瓘心头的热血。

他右手紧紧捏着昨日匆匆草就的奏章,犹如即将走上刑场的烈士。宁可玉碎宣德门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众权奸继续祸乱天下。

“莹中。”

就在他心绪沸腾的前一刻,一只手猛地拍在了陈瓘的肩头。

陈瓘猛地一惊,如惊涛拍岸的气势顿时不再,回过头去,却见是他的顶头上司叶祖洽。

陈瓘心中不喜,草草的拱了拱手,“陈瓘见过知院。”

他还有正事要做,没空与权奸的党羽多费唇舌。

叶祖洽没在意陈瓘的敷衍,低声道,“莹中,你可知济阴郡王已经被开封府收捕了。”

“济阴郡王?”陈瓘正要继续向前,听到后却猛地停步,“是前两年以妾作妻的那位同知大宗正事?”

“正是赵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