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六)

宰执天下 cuslaa 3387 字 8个月前

只是事已至此,王中正也只能老老实实认命,问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福宁宫中人?”

“跟着官家的宫女,尽数禁于玉阳院,等过几个月再做考量。”

但福宁殿中可不仅仅是宫女,王中正随即问道:“内侍呢?”

“……”太后想了一阵,“去做杂役吧,死罪可饶,活罪难逃。”

王中正的头都痛了起来,太后的处置实在是想当然了。

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付没有尽到自身任务的伙计,杖毙跟赐死,那是最稳妥的。

尽管这么一来,勾决的名单又要加长了,但这是为了未来而做的准备。否则等赵煦登基之后,肯定会将这一批人都召回去,今日与事的所有人,全都得到大霉。

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就把事情做绝。

这是王中正的看法,可是太后到现在为止,还没做出过如此的决断。

王中正对此也无可奈何,难道要他手把手的去交太后怎么做事?即是一时成功了,莫说天子会记恨于心——深知不知有多少人在嫉妒他自己,王中正不觉得这件事能瞒住天子——就是太后本人,事后回过神来,也不会喜欢一名家奴,对主人家的事指手画脚。

“陛下,福宁宫中,还是尽快换上一批老成持重的宫人,侍候天子。”王中正挑着不疼不痒的建议说着。

“吾也是这么想的,官家还年轻,必须要”

“然后请陛下告知两府。”

向太后皱起眉,“此乃家事。”

“陛下,自古便有人说,天家无私亲,天子之事,皆是公事,韩相公也说过这样的话。”

“那就请韩相公,”向太后一口答应,瞟了转过脸去的王中正一眼,她又低声吩咐,“先只请韩相公。”

韩家的休息时光,被匆匆而来的令使给打破了。

韩冈听了令使报告之后,便命家中妻妾去准备入宫的公服。

王旖取了件衣服,匆匆来到韩冈边,“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么急匆匆的招官家入宫。”

韩冈看了看身边一脸稚气的二儿子,无奈的叹了一声,“天子长大成人了。”

“陛下,官家御体并无大碍。”钱乙再一次重复,“只需注意日常饮食。孔子有云,饮食,人之大欲存焉。”

钱乙对病家一向毫无欺隐,给小孩子看病,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其父母家人的信任,只是这一次,一贯直言的钱乙,尽管还是对诊断的结果没有隐瞒,却是难得的采取了委婉地说词,尽量避开直接叙述问题。

向太后胸口剧烈起伏,正竭力克制住自己的怒意

杨戬从侧面偷瞄了一下,当即一个哆嗦,太后的脸黑得吓人。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太后手中权柄,丝毫不下于天子。太后一怒,不要伏尸百万,只要宫中伏尸,正巧撞在气头的小命可就悬了。

之前钱乙禀报自己给天子的诊断结果,跟现在完全一样,都是一句‘饮食,人之大欲存焉’来说明。

对有着士人应有的常识,或有着相当于士人知识水平的人来说,钱乙的话说得并不委婉。不过太后只能背下《女论语》,《论语》却不成,所以并没有听懂。

但他杨戬听明白了。《论语》中还算重要的一句,被钱乙漏说了两个字,从小就在宫中接受教育,水平至少能做个乡学究的杨戬,话声一入耳,立刻就像是鞋底里进了一颗小石子般硌着难受。

如此重要的问题,杨戬不敢对太后欺瞒,低声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只是心中不免忐忑,如果今天不当直,就不必蹚这汪浑水了。

尽管学识不高,可向太后已经独力与那些老奸巨猾、一个个都是当世人精的宰辅重臣们打了五六年的交道。周旋日久,在得知了孔子原句的她,怎么会不明白钱乙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来?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的原话,之后告子与孟子辩论时,也有过食色性也的说法。正常来说,当然没必要避讳,即使是在太后面前,但如果碰上了难以启齿、更不能轻易外泄的病症,钱乙一时间不能请太后屏退左右暗地里禀报,就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告知太后。

他不想明着介入太后和天子之间,但又不能不说。若是政治水平比医术超出几条街的那几位翰林医官,想必不会让自己落入如此窘境,可钱乙只有半吊子的政治头脑,说出这番话来,实在是让他绞尽了脑筋。

太后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将要爆发的情绪,疲惫不堪摆了摆手,“钱太医,你先下去吧。”

“微臣遵旨。”

听到太后的话,钱乙立刻忙不迭的拜礼而出,出殿的时候不小心绊到了高高的门槛,脚步一个踉跄,要不是反应快,差点直接就摔了出去。但站稳之后,他连尴尬的时间都没有,匆匆忙忙就疾步离开。

钱乙不知太后是忘了吩咐自己之后去给天子复诊,还是故意不吩咐。即使失去了御医的资格,钱乙也不觉得可惜——以天子的情况,现在已经不需要儿科医师了。

向太后心中五味杂陈,在别无外臣的大殿中坐了良久,突然一声:“杨戬!”

正自怨自艾的杨戬一个机灵,“奴婢在。”

“去召王中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