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15)

宰执天下 cuslaa 3688 字 8个月前

吕嘉问的辩驳只是一个磕绊,韩冈立刻就说了下去,“安民者,只在温饱二字上。不能让百姓与幼子温饱,岂非害民?”

其实福建不养幼子,还有继承家产上的问题,但章惇等福建人虽然明知此事,却不敢提出来——这是新法教化不利的过错。

王安石出来说道:“若能以燕山为屏障,俭省军费,税赋自然可减,百姓也能得到安宁,且幽燕之地,良田千万,正是养民之地。”

“平章应该没有做过买卖。”韩冈微笑着对王安石道,“不过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一百贯本钱,不知平章是去做赚十贯而且有三成可能赔掉五十贯本钱的生意,还是去做能够赚上五十贯,即是有一成几率赔本,也只赔上贯的生意?

前者即辽国,后者如交趾。于今每年从两广输出的粮食,已经接近两百万石。而各色特产,香料、木料,价值在两千万贯,甚至更多,朝廷在其中得到的各色税入能达到百万贯,这是征南之役、收复交州后的两广。而五岭之南,还未开垦的土地仍多不胜数。”

韩冈滔滔不绝,“南海周围小国,如不论瘴疠,更是不缺一年三熟的沃土,一如交州。敢问诸位,夺回燕云之后,朝廷付出的代价不说,得到的土地能与南海周围相提并论否?夺占幽燕,朝廷要付出多少伤亡,才能换得一次两次胜利?一万,两万,还是五万,十万。而平灭那一干小邦,又需要朝廷多少人力、物力?”

话说到这里,韩冈的心意已经是昭然若揭。就是将朝廷的战略重心,从北转向南。对北安抚,对南进取。

“参政欲以南海济中国?”蒲宗孟问道。

“正是。”韩冈转头看了看王安石。

他的岳父紧抿着嘴,神色冷淡。

韩冈不以为意,道:“两年前,河北已让北虏无功而返。如今国势更胜,将他们拒之门外是理所当然。但北进燕蓟,现在远远不是时候。与其去北方冒险攻打强敌,还不如去南方拓土,不仅更容易,即便失败,也不会影响国中。不过……”他顿了一下,目光在群臣的脸上转了一圈,“不过此事非是一人倡议,便可定夺。事关天下,当以太后、宰辅与卿大夫共定。”

又来了!

章惇就知道韩冈最后会来这一手。

殿上争论,能驳倒对方的本来就不多。

韩冈现在不是要太后下定决心,仅仅是扩大议论的范围,把有资格参加廷推的重臣都拉进来,让所有人一起来决定是否改变国是。对太后来说,下定决心并不难。

而且也不是对国是大变动,并非否定新法,只是暂时不要北进,而是如交州之例,去开拓南方。

有资格与会的朝臣都不介意使用一下自己的权力,以体现他们的存在感。

但王安石绝不会答应。韩冈的一番言辞,也根本不可能说服王安石,即便能驳倒也并无意义。但韩冈攻击由王安石订立的国是,意味着他与王安石彻底决裂,也意味着被国是压制住的旧党,终于看到了压在头上的大山有了土崩瓦解的迹象。

当韩冈开始举起战旗,还敢趟浑水的会有多少,想要从中牟利的又会有多少?

又是兴风作浪!

如何养活亿万生民?

这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但从出生到长大成丁,中间不只要经过多少坎坷,即使没了天花,也还有别的病症能够让幼儿活不到成年。绝不可能出现像韩冈说的那样七年翻番的情况。

几十年后的事,至少也是十几年后,新生代成长起来才会造成危机,需要现在就考虑吗?

类似的话,韩冈之前已经说过了,现在再重复,即使有着新的证据,也很容易让人认为是危言耸听。

而且韩冈也清楚,自己的立论和论证所引用的论据,也稍显薄弱了一点。

“西夏覆亡后,陕西少了十万兵马,千万贯石钱粮的转运减了一半,山中寨堡的工役从此,更不用担心贼人入寇而寝食难安,关中百姓终于得到了休养生息。此事相信参政最为清楚。若是北虏灭亡,河北、河东百姓又会如何?”

“七十年来,河北百姓受了多少苦?”韩冈反问。

“澶渊之盟安在?!”吕嘉问同样反驳回去,“太平长久是天下人心所向,惜乎北虏意不在此。”

他抬头面向御座的方向,大声道:“千里燕山,自太行至渤海,横贯东西,仅有十数隘口可通车马。若有燕山为障,只要有良将十余,精兵数万,则北虏铁骑不足惧也,陛下亦可高枕无忧。省军费,节民力,天下可安。”

“若兵败燕山,天下如何可安?昔年太宗皇帝亦有收复故土之念,可结果如何?”韩冈转向太后,“陛下,若是能够一战抵定,天下自是从此太平。可臣之所虑,正是北虏实力犹存,攻取不易。若陕西稍定而河北变乱,烽火连年不绝,北方战乱不休,生民岂得安稳?这又岂是天下人心所向?”

大概是不想让太后觉得是党同伐异,绝大多数新党成员都没有出来与韩冈辩论,只让吕嘉问一人冲杀在前。

现在看起来双方是势均力敌的情况,韩冈没有像过去一般,轻易的便取得绝对的优势。

应该是心有顾忌。苏颂猜想着。

韩冈与吕嘉问的辩论毫无意义,即使太后再偏袒韩冈,也绝不可能现在下定决心改变国是。

朝堂上再如何争论,雄州边界上的辽军才是重点。太后除非打算在辽人即将入侵的情况下失去大半个朝廷,否则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朝局陷入混乱。

以韩冈过去的表现,殿上辩论时,不能压制住吕嘉问,让王安石妥协,肯定是心中有所顾忌,否则不至于此。

可韩冈的顾忌,吕嘉问那边却没有。反而恨不得穷追猛打,让韩冈低头认输。

听到韩冈的驳斥,吕嘉问又道,“何谓攻取不易?耶律乙辛新近篡位,北虏人心混乱,目下正是北进之时。若待到北虏国中安定,那才时是攻取不易。”

韩冈盯着吕嘉问:“总计能代吕宣徽立下军令状否?若两年之内不能收复幽燕故土,便从此辞官归乡,子孙终身不得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