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

宰执天下 cuslaa 3344 字 8个月前

王居卿知道因为廷推一事,沈括与韩冈有些心结,但韩冈能如此平和的赞扬沈括,想必那些传言只有三分能信。

“原来如此,沈府尹在治才上的确难得。”他点头道,“但占了官地,还能有补偿,这未免也太好运了一点。”

几年前修开封城墙,拆掉的民宅也不是一间两间,清理的坟茔数量更多,而这一回给熙宗修山陵,迁出的陵区民户绝不会比眼前的这一处要少。那些还都是他们自家的地皮,而这里更是官产,朝廷的手也未免太松了。

“谁让他们占得时间长了?”这其实是韩冈的主张,不能让贫民吃亏。至于富民,尤其是皇亲国戚,吃着喝着都是朝廷的,又占了这么多年便宜,也该知足了,“有的人手中的地,都是经过了好几次转手,虽没红契,白契却是都有。买了这些地的百姓,花的是真金白银,总不能让他们吃亏。”

不论盖着官印的红契,还是没改官印的白契,都有法律效力,不过两者相冲时,以前者为准。但世间有很多人做了买卖后不愿付那笔契税钱,所以还是以白契为多。

“还是别说这些了,不能再耽搁时间。”韩冈看看天色,他过来可不是在议论怎么拆迁的。他问方兴,“都准备好了吧。”

“已经准备好了。”方兴点头,然后在前引路。

韩冈和王居卿是过来视察火器局新试验场的运作情况,在干掉了郭逵家的正堂后,朝廷终于决定将火炮及所有火药武器的实验,彻底搬出了京城。

开封府加派了千余名厢军,用了两个月,终于将这里修整完毕,移交给了军器监。

火器局的实验部队入住此处有半个月了,工作应该上了正轨,正好是过来看一看的时候。

试验场的靶子,就设在那座土坡前。

这座两丈多高的土坡完全是用麻袋装土堆成,千多人背起麻袋来垒砌来只用了十天,同时还在营寨外围添了一道壕沟。

配发步军指挥的虎蹲炮,如今已经定型,马上就要开始量产。现在正在这里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测试。

虎蹲炮的结构很简单,直接就可以铸造成型。加上火药和炮弹定装,使得速度提升,是完美的步兵野战武器,使得这种超轻型的火炮,比起名气更大的野战炮、城防炮,更早一步开始量产。

十八门虎蹲炮在地面上一字排开,相距只有两丈左右,前面四十步外就是一块块木板制成的标靶。

韩冈过来之前,这些虎蹲炮正在试射,前方的靶子早如蜂窝一般,标靶之后,更是满地铅子。韩冈、王居卿他们一路缓缓行来,到了此时,还能感觉到之前炮火留下的余温。

【第二更】

邮政的推行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而且由于韩冈就任参知政事,进度甚至更快了几分。

在地方而言,眼下的准备工作不过就是确定,然后给城市里各厢坊中的住户钉上门牌号码。至于邮局和邮递所的安排,那还要放在后面。

这样的准备工作,对收税也有帮助,在地方上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只有少数几个州县官觉得是扰民,写了奏章上来要为民请愿,太后没理会他们,而韩冈也不管他们真的是糊涂,还是懒病犯了,直接发文申斥。

再过段时间,韩冈还准备向各路派去邮政察访使,不需要地位多高,只要他们对各地邮政筹备和推广工作进行督促和考察。就像当年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派人去地方督促和检查新法的推行情况一样。作为参知政事,韩冈找得到足够的人手来帮着他。

与王居卿说了几句扯偏了的闲话,韩冈便招了王居卿和方兴一起上车,继续向前方一里地外的火器实验基地行去。

片刻以后,一行车马人等穿过寨门,停在了寨门后的校场上。

王居卿被人扶着从车上下来,环顾左右。营区的东南角,是方才在外面就看到的内堡,另一侧的几处建筑,由于旁边堆着木头和砖石,应该是仓库。除此之外,整个营地之内,就没有其他建筑了。

不过在向北的位置上是厚实的土堆——甚至不能叫做土堆,而是土坡,一直堆到了快要跟三丈高的寨墙平齐的位置上。而土坡之前,竖着一块块木板。那里是实验火炮的地方。

上来将马牵走的士兵,一个个都操着浓重的关西口音,看外形,也是高大粗犷的关西大汉模样。

王居卿在就任判军器监后,便知道了这里的详情。

这一处火器局外院,本是一处旧军营。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军队,早就移防京西,枢密院只安排了一小队人来看守——在驻泊制代替更戍法之后,开封府界中类似情况的旧营垒有不少处——由于火炮实验的危险性和特殊性,之前为了给火器局一个保密的试验场,朝廷特地将这座军营划拨过来,为防有奸人窥伺,这些天还突击维修了一下破损的寨墙和营垒。

守卫这里的都是从关西调来的禁军,一方面希望以此来减少守军与外界的交流,一方面也是尽量多保留一些有着卓越战绩的队伍——这当然是韩冈的提议。而且为了保密,周围两里内的人家都给迁了出去。尽管开封府事前是特意挑选了一处地广人稀的去处,但这一片旧牧场也有两个小庄子,一百来户人家。

不过王居卿不知道在寸土寸金的开封府,到底是用什么手段将这里的百姓给迁走的。

“以前驻屯在这里的禁军,是侍卫马军司的一个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