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丢一边。”章惇很急躁的说着,“王舜臣在西域打赢了。”
韩冈心一跳,“赢了!?什么时候的消息。”
“方才才送到的。”苏颂道。
薛向补充:“大捷!”
韩冈坐下来,略嫌舒缓的动作,给他了思考的时间,坐正了身子就笑道:“万里之外,是不是大捷还不都由着他说。也就是黑汗退兵,应当不会有假。”
“确实是大捷。”章惇道,“否则王舜臣不会追击败退的敌军。”
“他南下追击了?!”韩冈闻言急问。
苏颂将一份奏章递给韩冈,韩冈结果来匆匆浏览了一番,王舜臣果然在上面声称大败黑汗军,然后为了一劳永逸,便全师出击,追击敌军。并说要趁此良机一举攻下疏勒。否则等明年黑汗本土的援兵赶来,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韩冈放下奏章,环顾诸人:“几位枢密是担心他孤军深入?”
“当然担心。”苏颂道:“黑汗与高昌、龟兹那些西州回鹘不同,不能小觑。贸贸然深入敌国中,举目皆敌,容不得他有半点大意。”
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西州回鹘毫无退路,但黑汉国在葱岭之东只是小小的一片地盘,葱岭之西更有大片的领土,能动用的兵力少说也有王舜臣兵马的十倍。且黑汗国自成文法,又有大食教统括人心,就算一时将疏勒占据下来,等到黑汗本土援军赶来,下面的黑汗人也必然会反叛。
王舜臣得胜之后,便不顾一切的南下追击。对于他这一冒险之举,韩冈、章惇,还有其他枢密使都没说什么。
那是为古人担忧。木已成舟,担心都担心不来。输了一切休提,说不定根本就回不来。现在要考虑的是赢了之后的事。
韩冈也不觉得王舜臣会输,除了追击途中出现意外,一旦给他领军进入了疏勒地界,他所要做的,就是辽军进入大宋境内干的那些事。
以王舜臣在章疏中所提及的他在末蛮做得那些应战准备,可见王舜臣不会犯下黑汗军同样的错误。且他又是为了追击才南下,行动速度不会慢,疏勒的黑汗人只有在得知前线兵败、汉军南下的消息后才会做出反应,那仅余的一点时间,不足以完成坚壁清野的工作。从中便有了王舜臣大军生存的空间。
“那几位枢密方才讨论的怎么样了?”
“葱岭是山区。积雪消融,当不会早于疏勒。诏命应该能早一步。”薛向答非所问,却盯着韩冈。
韩冈明白他们的想法,几十万黑汗人不可能与上万官军的安危相提并论,现在在重中之重是让王舜臣和他的一万多人马能够安然无恙的在疏勒盘踞下去。
韩冈点点头,笑道:“应该跟几位枢密的想法一样,非此不得安稳。不过以韩冈之意,还是让他把事情交给回鹘人做吧。别脏了自己的手。”
。
“日本?……辽人竟然跑到了日本去了?!”
看着枢密院的小吏点头称是,韩冈惊讶莫名。
辽人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学会放眼海外了?
原来辽国攻打高丽,韩冈不算很惊讶。可现在竟然渡海去攻打日本,他就不能不吃惊了。
不说别的,这开疆拓土的速度,就差不多快要跟辽国立国时差不多了。而且还要渡海,要是契丹人习惯海水了,那可真就是麻烦了。
日本这个国家在大宋的朝堂上很少有人提及。韩冈也只是在苦恼硬通货不足的时候,才会联想到日本。
远在数千里外,几百年不曾与中原通问,这样的国家既然不在宗藩体制之内,朝廷会很乐意将他们给忘掉。
日本如今内敛自守,近乎于闭关锁国,也只有商人和僧侣愿意远涉重洋。僧侣来学习佛法,而商人则贩来了当地的土产,换回中国的珍奇。除此之外,与中国就没有更多的交流了。
日本的特产中,最有名的就是倭刀。其锋利远胜国中刀剑,当年欧阳修等文人还为倭刀写了许多诗词。
也就是这几年,国中的钢铁业大发展。百炼钢、折锻铁,以此为名的精制刀剑市面上层出不穷,许多上等品是倭刀不能比。更有人模仿倭刀的外形,打造刀剑,冒充倭刀来贩卖。这一切,都使得正品倭刀的地位大幅下降,渐渐的没有人购买了。
少了这一最为著名的特产,日本、倭国这些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若不是这一回因为辽国入侵高丽,有可能涉足中日之间贸易转运,并由此控制一批海船。朝堂上更不会有人提及。
韩冈此时就是为了银矿,也仅仅是打着大理的主义。日本的金银,那是要放在双方联络更加紧密之后才会去考虑。孰料给辽国抢先了一步。
“这是杨钤辖从耽罗岛发回的消息。”那名枢密院的小吏详尽的向韩冈禀报道,“说是有两个日本的僧侣逃到了岛上,说是辽军于一个月前从高丽渡海,攻入了日本国中。”
从高丽渡海,那登陆位置就是九州……这个时代似乎是叫西海道。
西海道上面划分了九州,归属于太宰府管辖。而整个日本,就有五畿、七道、三岛,总计九十三郡——韩冈手上的资料,很多都是唐人的记录,也有太宗时,日本来华的僧侣奝然口述的记录。有关日本政区划分的详细资料,多数都来自于奝然。而日本近年现状,韩冈让人去搜集过,不过并不完备,也不算详细。
“可知道攻入日本的辽人兵力有多少?”韩冈皱着眉问道。
确定了渡海的兵马数目,就可以知道辽人的战略目标到底是不是转移到日本,又或许只是镇守在高丽的将领单方面的独断独行。
就韩冈所知,女真人渡海去日本打草谷是常有的事。而高丽商人的节操也不用太指望,请契丹人过海攻倭,从中大大的赚上一笔,这不是不可能。大陆与日本最接近的位置,不论南北,都是只要渡过一道或两道窄窄的海峡就够了,独木舟、小舢板就能漂洋过海。
如果耶律乙辛当真食髓知味,攻下了高丽之后又想攻下日本,狭窄的对马海峡决不会影响到调派的兵力数量。如果不是耶律乙辛首肯,渡海去日本的兵力就决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