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14)

宰执天下 cuslaa 3613 字 8个月前

不过王安石、韩冈和程颢,终究是天子以诏书聘来的太子师。每天赵佣的课程中,都有一个重点科目,不是王安石,就是程颢,现在则又多了韩冈。

而现在赵顼所说的经筵,并不是给赵佣讲课,却是给身为天子的赵顼所开设。

文臣在经筵上讲读经史,借古喻今,

杨戬面现难色,轻声劝道:“官家,可你的身体?”

赵顼闭目不言,只敲了敲手指。杨戬低头躬身:“奴婢知道了。”

……………………

韩冈此时早回到了家里。

周南帮着更衣擦脸,云娘端上茶,素心也端来了亲手做的点心。

一切起居都有娇妻美妾服侍,自自在在,清闲无比。

比起十几天前,还在河东辛辛苦苦的日子,不啻天壤云泥。

到了傍晚的时候,被王安礼的夫人请去说话的王旖才赶回来,见到韩冈在书房里靠在摇椅上自得其乐的看书,不禁笑道:“官人给太子上课可是辛苦了。”

“怎么可能?”韩冈呵呵笑着,“辛苦的该是学生才是。”

王旖闻言脸色一变,连声问:“怎么了?难道又是问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还是让太子去养蚕养蝌蚪做记录?该不会是速算吧。”

在王旖眼中,韩冈是有前科的。

韩冈给儿女出的题目常常比鸡兔同笼还刁钻,河里面两个岛,怎么不重复走完连接岛上和岸边的七座桥,要是不能,又是为什么?大人都做不来,他给小孩子做。

为了培养子女的观察能力,让老大老二去养蚕,自古男耕女织,拜马头娘【注2】该是女子才对。还抓了蝌蚪来,放在价值几十贯的玻璃花瓶中养,本以为是青蛙,却养出了蛤蟆,把满心期待的女儿委屈的大哭一场。

在早一点的时候,刚学了加减法,就开始要求速算心算。从上到下一百题列出来,喝完茶的时间看看能做多少,做完才有奖励。

为了儿女的教育问题,王旖跟他吵了好几次,但韩冈总是振振有词,最后让王旖说不出话来。

“怎么会。”韩冈摇头否认,“这第一次上课,是做给天子看的。怎么可能跟自家儿女一样。今天就是考了一下太子学到哪一步,剩下的就是出了三道题。”

“什么题?”

韩冈抬眼,“还记得当初一加到一百的那道题。”

王旖当然记得。家里的儿女都是死算才得到的结果,连王旖自己也是没想到还有那么简单的计算办法,倒是周南很快就找到了窍门。

“那另外两道呢?”

“另外两道题,不是让太子去做的,而是让他去问的。可比第一道要有意思得多。”韩冈卖着关子。

王旖正想细问,一名家丁匆匆而来,“枢密!外面来了中使,说是奉了天子口谕,要官人明天上经筵。”

注1:捕醉仙,唐宋时的不倒翁。酒席上放在盘中,转动后视其指向来劝酒。

注2:马头娘是蚕神,本为马头人身,但神像多为身披马皮的少女。有少女为马皮所卷化为蚕的传说。

赵顼靠坐在一张躺椅上。

让大匠配合身形打造的木质躺椅,赵顼躺在上面就像嵌进去一般,使得瘫软的身子不至于左右歪倒。至少能与他的儿子面对面。

‘六哥,一,一百,多少?’

赵顼在沙盘上画出的字断断续续,但赵佣站在福宁殿里,就是在说韩冈所出的题目。杨戬也不会误会赵顼想说的话。

他向赵佣转述着:“殿下,官家是在问韩枢密出的那一加到一百的题,最后算出来是多少?”

“五千零五十。”

赵佣说话时有些不好意思。

他自下课后用了一个多时辰算了两遍,但答案并不一样。赵佣本来想再算第三遍,宋用臣劝他,韩枢密说了可以向别人询问。

可赵佣只记得,韩先生指的是棋盘上放麦粒和尺子锤子的两题可以问人,一加到一百,是要让他自己算的。

前一道题他问了母后,后一道题,他过来问父皇。最后一题,赵佣还是坚持自己做。因为母后让他听韩先生的话,父皇也让他听韩先生的话。

不过方才半路上,刘惟简追了上来,告诉他还有简单的办法,让他一加一百,二加九十九,一直到五十加五十一。

赵佣很快就想明白了,总共是五十个一百零一,拿着笔算了一下,正好是五千零五十。跟前面第一次一步步加起来的结果相同。

刘惟简并没有告诉他答案,可是如果刘惟简不说,赵佣根本想不到还有这么简单的计算方法。

赵佣不知道这该怎么算,算自己的,还是别人帮忙?小孩子心里有些别扭。

‘对否?’赵顼写到。

“方才奴婢让人去算了。六人里面有四人报的是五千零五十。太子算的应当没错。”杨戬低声回话,顺手抹平了沙盘。

赵顼眨了眨眼,抬手又开始写字。

此时,门外宫人入内禀报,“官家,苏学士到了。”

苏颂是翰林侍读学士,乃是经筵官,为赵顼讲习经史。他在朝中是有名的博学,跟韩冈来往久了,也被视为气学一脉。

苏颂被招进宫来,具体是什么事,他已经提前知道了。

“其理在于重心!”苏颂回答天子的询问。

韩冈在《桂窗丛谈》中说过重心的问题。曾经拿尺子、木板、盒子和捕醉仙[注1]来说明什么是重心。

重心向下的铅锤线没有移出底面,盒子就不会翻倒。木板的重心如果落到了桌面外,就会掉到地上。坐在椅子上,手不用力的情况下,身子不向前倾就站不起来,想要起身,重心必须要移到脚上。

苏颂亲手做过实验。结果的确如此。

重心的原理,完美的解释了大堤为什么要下宽上窄的缘故。而空车空船为什么容易倾覆。相扑往往是个子矮壮的人是赢家。

苏颂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向赵顼、赵佣这对父子作了解释。并且还画了图,又做了几个小实验。

苏颂的教导浅近易懂。旁听的杨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尺子挂了锤子后之所以掉不下去,就是因为这一整套系统——这是苏颂用的生僻词汇——的重心位于桌子下,位于桌面的投影内——这个词同样生僻,但解释了就很容易理解——其实就等于放在桌子上。单一的尺子之所以会掉下去,则是因为重心在桌面外,且受力不平衡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