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六)

宰执天下 cuslaa 3319 字 8个月前

天子垂危,皇后仓促接掌国政,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以萧禧对宋人的了解,他们哪里会有强硬到底的决心。攘外必先安内,最后肯定是要给钱免灾。问题到底是给多少。这就要靠自己的口才了。

两人都在等待明天吗,盘算着面对韩冈时该如何说话。今天给韩冈掐着脖子,实在让他们不痛快。但韩冈却没过多久就回来了。

进门时的韩冈脸上完全没有笑容,眼神如外面的寒风一般凌冽。这让萧禧心中为之一凛,向折干丢了个眼色,‘看来事情有变。’

韩冈一进厅中,连坐都不坐,“敢问林牙,贵国对澶渊之盟如何看?”

“我大辽素重然诺,盟约既定,自然会信守承诺。贵国河北七十余年不闻战火,岂非盟约之力?”萧禧自不会上当,脸板了起来,“倒是贵国,在边境上修城筑堡不遗余力,却不知可还记得那一纸盟约!”

“林牙说的修城筑堡,可是在分水岭的土垄上?!”

当年萧禧叫嚣着要以河东北疆当以分水岭上土垄为界,但这其实只是他信口开河,并没有经过实地勘察。大宋这边派了官员去当地一看,分水岭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土垄。

韩冈讽刺了一句,更不等萧禧回应,厉声道:“鄙国恪守盟约,岁币七十余载未曾拖延一次。但贵国呢?!若贵国不顾旧日盟好,当澶渊之盟不存在,那就一切休提,韩冈这就请命将林牙礼送出境,日后两国是战是和,就跟林牙无关。若林牙还念着澶渊之盟,韩冈就要问一下了。贵国兴兵围我边城到底是何缘由?!”

韩冈猛然间揭出了他们的底牌,并不在意被利用。萧禧面不改色,显示了极其出色的心理素质,但呼吸却也不免稍稍变得急促。而折干就差了很多,甚至瞪大眼睛,怀疑韩冈是不是气疯了,哪有自己把自己往陷坑里送的?

“内翰之言,在下全然不知。”萧禧一脸无辜,“但鄙国尚父曾耳提面命,让边境守将勿要挑起边衅。若是真如内翰之言,其缘由或许是在贵国守将身上。”

“林牙好口舌,万余兵马围我边城,倒是能一推了之。韩冈便告知林牙,今日朝议上,已经决定设立陕西宣抚使司,由枢密使吕惠卿为宣抚。以两府之意,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惟中宫念两国宿日盟好,亦不忍两国生灵涂炭,故而遣韩冈来问一句,贵国是否打算毁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国而无信,可久存乎?”

朝堂上的人事变动,相信萧禧也知道了。人不同,应对危局的手段也会不同,萧禧不会不明白。尤其是在他强调之后。

“倘若贵国打算弃约背盟,鄙国也将会一战到底。不论对手是谁,鄙国绝不会畏惧!贵国要和平,自然会有和平。但贵国若是选择了战争,那大宋便会回报以战争!”韩冈的声音一句比一句更高,到了最后,便是吼了出来:“林牙可别忘了去岁的河东!”

”tart=”_bnk””tart=”_bnk”””tart=”_bnk”

【下一更,十二点。】

韩冈再看看王安石,昨天夜里,章惇派人传话,说王安石已经点头了。

“不知其他几位相公如何说?”他问道。

“王平章也同意了。”向皇后回道,“此乃军国重事,所以便请教了王平章。而韩相公和蔡相公则觉得当以慎重为是,枢密院不能没有正堂官。”

想不到韩绛倒是愿意吕惠卿早点回京。看来他也是不想看到吕惠卿在西北立功,然后直接晋升宰相班列。不意旧日的恩恩怨怨,竟还是留到了现在。

“辽人南犯,而枢密使却在关西,诚可谓是天意。三路力分则弱,力合则强。以枢密使宣抚陕西,统和缘边诸路之力,抵挡住辽人的侵袭当不在话下。”

向皇后还是比较相信有军事经验的章惇和韩冈,而王安石的威信也比韩绛加上蔡确都高。可是这么一来,就是要大战的姿态了:“但如今国中不稳,贸然与辽国开战……”

“何谈不稳?!”韩冈立刻说道,他给向皇后打气,“前有陛下打下的根基,又有殿下秉政,如何不稳?若当真有人不思报国,却为辽人助长声威,真当煌煌天律乃是虚设?!”

韩冈毫不退让。即便是要召回吕惠卿的韩绛、蔡确,他们也同样是不惜一战,绝不可能妥协。

也许向皇后回去后还要问一问天子,也许天子会认为退让一步也不是不可以。但也要看宰辅们答不答应。就算赵顼还会有什么想法,也抵不过宰辅们拒不奉诏。

一旦对辽人妥协退让,丢脸的是两府宰执,毁掉的是他们的名声。熙宁时河东弃土,当时的朝中宰辅,无论新党、旧党,哪一个点头答应割地?而在外的元老重臣,却毫不在乎的吓唬着六神无主的皇帝——身处的位置不一样,要负起的责任就不一样!

如今旧党崩溃,近年内暂无力再卷土重来,皇后能倚重的只是新党。在两党相争的情况下,宰辅们更不会答应任何有损声名的决定,即便天子能使动皇后,但所有的诏旨,到了政事堂中就全都会给挡回去,没人会副署!

韩绛不会!蔡确也不会!张璪同样不会!至于西府,就更不用说了。

难道躺在病榻上的赵顼还能下密诏给前线的将官不成?就算他做出来了,看看前线有几人敢拿脖子试刀!

但向皇后却没有宰辅们的决心,面上仍是有着犹豫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