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

宰执天下 cuslaa 3318 字 8个月前

韩冈却是愣了一下,赵顼好歹应该考虑过章惇和王韶之后,才会提到郭逵,怎么先一步就提出了郭逵的名号?大战在即,朝堂上必须要有一个深悉军事的辅臣,除了郭逵之外,还有谁能在关键的时候担当大任。除非章惇或是王韶回归。

“这样一来,两府中不就没有经过战阵的辅臣了?”他试探的说着。就算不能帮助郭逵,完成交换,也总比自己落水要好。

赵顼放下心来,自问知道了韩冈的盘算,笑道:“无妨。有韩卿提点也就足够了。”

韩冈也算是了解到了赵顼的想法。十年君臣,赵顼会怎么想,从结果上反过来推测其实不难。大概会以为自己一开始是准备推荐王韶去河北,之后又有推王韶重返两府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不过最后一句,就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韩冈哪里听不出来,赵顼并不是在说有自己提点就足够了,分明是在说两府中并不需要人指手画脚。

这是个会给前线的将领送阵图的皇帝,喜欢依照沙盘,给前线的将领制定战术。在熙河的那几年,在广西的那段时间,收到阵图和战术规划也有多次,章惇和韩冈没少在奏章中赞美天子的指示卓然有效,然后顺便将其塞进不见天日的架阁库中。

对自己的军事才华十分自信,喜欢掌控一切。眼下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大概并不认为少个郭逵会有什么麻烦,而且还能免得再听他反对速攻,耳根可以清静一点。

郭逵算是如愿以偿了。虽然对于郭逵想去河北的理由还是猜不透,但韩冈也不准备多费神,自己之前给出的借口,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个老家伙,其实就差了一个进士及第,论才智论能力不比任何人差。有他去河北坐镇,基本上可以安心。

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韩冈和王珪同时从崇政殿来的。虽然整件事没有定下,但只要郭逵本人点头,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出掌河北军事,基本上不会有意外了。

王珪在前面走着,出了崇政殿的范围,他脚步缓了一下,偏偏头:“玉昆。”

韩冈随即上前半步。

虽然两人在速攻和缓攻上有纷争,但论起关系来,却不算差。王珪帮过韩冈几个大忙,欠下了人情债,原则问题上虽不能让,但平日往来,韩冈都对王珪很是尊重。

“郭仲通要是知道玉昆你无缘无故举荐他去河北,不知道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此乃天子之意。”韩冈叹道。

王珪回头看了一眼,被韩冈的态度误导了,点头道:“王子纯去河北其实也不差,如今留在南方的确是浪费了。”

韩冈是真的在叹气。王韶出外时间并不算长,才一年多,回京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从来信上看,他身体还不好,召回来也没用。被御史知道后,说不定会被逼着告病。

王珪并不知道王韶的病情,见韩冈不想提王韶入京,笑了一笑,又道,“玉昆,你可知道鄜延路都巡检王舜臣被人首告其谎报军功?”

第917章庙堂纷纷策平戎(十)

【昨天的第三更,今天还是三更】

赵顼看着李德新面色蜡黄的样子,知道他前面受了不少的累,耗了太多元气。还让人给李德新端了参汤来的,回神补气,还赐了座,让他休息一下。

李德新感激涕零,忙不迭的磕头谢恩。休息了片刻,李德新定了神,恢复了力气,站起身,向赵顼示意自己可以继续,唯一的皇子便被抱到了他的面前。

很让人意外,完全有别于淑寿公主,种痘的时候,虚岁才三岁的赵佣并没有哭,整个过程都是安安静静的。黑白分明的双瞳是儿童特有的清澈,张着眼睛看李德新拿着一根新的银针,消毒后划破了手臂,敷上了痘苗,完全没有闹腾。

王珪和韩冈交换了一个略感惊异的眼神,生长于深宫妇人之侧,从小就被当成宝贝养着,一点苦头都没有吃过,像淑寿公主一样哭得昏天黑地才是正常,沉静到赵佣这样的可算是异数了。

当初种痘的时候,韩冈的几个儿子,也就年纪大的两个好些,而三个小的也快比淑寿公主稍好一点罢了。不过小孩子的脾气也说不准,也许今天例外也说不定。

但王珪会凑趣,知道怎么让赵顼心情好起来:“均国公年方冲龄,即沉静如许,当为天授之德,真乃异数。”

赵顼立刻眉花眼笑,连连点头,眼睛又转到韩冈身上。

韩冈知道赵顼是等着人夸奖他儿子,无奈的说道:“幼子种痘,几乎没有不哭的。能如均国公一般沉静,确实是难得。”

赵顼依然猛点头,听着王珪、韩冈说儿子的好话就是高兴。

这边在对父亲赞着儿子,那边已经将种痘的最后一段流程给结束了,赵佣和淑寿公主的手臂上都扎了一圈红带,有辟邪的用意,同时也算是做个记认。

李德新絮絮叨叨的向皇子公主的身边人说着种痘后该如何保养,以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尽管说的这些医嘱,都已经印了小册子,免费送给每一个种过痘的小儿。但一群人都在专心致志的听着,唯恐漏掉一个字。

纷纷扰扰了半日,种痘的主角们终于离开了后殿,安焘和李德新一众人也都出去了,殿中只剩王珪和韩冈。

赵顼回到他的座位上,说了两句方才种痘的闲话,恢复到天子该有的表情。望着韩冈:“韩卿……”

韩冈低头:“臣在。”

“可还认识徐禧?”赵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