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1)

宰执天下 cuslaa 3422 字 8个月前

“熙河、鄜延两边同时动手都可以,大宋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起两地同时开战。党项人就不一定了。”

“只是横山,不会惊动辽人。如果两线动手,辽人岂会坐视?”王安石摇头道,“玉昆,别忘了现在秉常已经是辽国的驸马了。”

秉常是辽国驸马,娶了挂着公主名头的契丹宗女。虽然这个亲戚关系在大部分时间都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但大宋如果是以灭国为目的的大举进攻,辽国就有充分的理由来出兵干涉,这一点不能不顾及。

王雱也笑道:“先攻下横山,禹臧花麻岂有胆量再抗天军?必然举城来投。这可是一举两得。”

“玉昆,知道你出自熙河路,但事关全局,横山必须先拿下来。”

韩冈当然知道横山的重要性,一旦据有此地,关中腹地便能就此高枕无忧。而兰州只关乎熙河路,与关中隔得太远。所以王安石、种谔都看重横山不是没有道理,可怎么就不想想天子在辽人的威胁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吃过一次亏难道还记不得教训吗?

“辽人不会为一个兰州城而出言威胁。可一旦夺下了横山,甚至是举兵攻打横山,辽人就有可能立刻干涉。”两地的战略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名气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这点不用韩冈多说,“一旦辽人干涉,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撤军,谁也说不准。如果官军畏于辽人而退缩,禹臧花麻还会心向中国吗?”

赵顼此时必然信誓旦旦不惧契丹,但事到临头会怎么样,韩冈可半点也不看好。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准备让熊本去熙河路,任熙州知州。”

这几年大宋朝廷不仅仅在熙河、荆南兴兵,收服羌、蛮。在西南,也有熊本领兵为大宋开疆拓土。不过他功业不及王韶,名气不及章惇,被压制得黯淡无光,但他的能力无可挑剔,也是第一流的人才。

“熊本在西南的确有所成就,但对于陇西事务,他可是毫无经验。”韩冈反对这项任命。以熊本这个人选去熙河,的确有抢准时机攻占兰州的用意,但熊本对当地的情势不熟,恐怕会贻误战机,还不如调沈括去。

“……玉昆,是不是你打算回熙河路?”因为王安石担任了宰相,韩冈最近就上表自请出外,王雱自然会有这方面的联想。

韩冈心头微怒,他是这样的人吗……怪不得一开始不提熊本去熙州的事,原来是怕自己听说后要抢着去。

他眯起眼睛,笑了起来:“小弟在熙河路有事挂心,但军器监也有放心不下的事,水力锻造作坊还没有完工,板甲局也还待磨合。还想在矿山中推广轨道,另外还有飞船的改进。事情太多,每一个有些难以放下。”

“玉昆。”王安石诚恳的说着,“既然你也有如此想法,那就在京中多留一阵子。京城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不要急着出外。”

第646章都中久居何日去(1)

张载携弟子进京,在京城中引起了一阵轰动。

自从王珪、吕大防和韩冈一起上表推荐张载,不仅仅是士林之中对这位名震天下的儒门宗师翘首以待。连京城中的百姓也都心生好奇——能教出军器监韩舍人这样的弟子,又让王相公几次拒其于京城之外的大儒,当然不会是简简单单的人物。

由于如今各家名儒的宣讲,埋首于汉唐注疏,孜孜于章句之中的行为,已经不受如今士子们的喜好。人人都想从各家学派里,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解释。

在这其中,一直宣称要‘大其心’的气学,尤其是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最为符合这些立志要改变一切的年轻士子们的脾胃——张载在士林中的名望,并不全然是靠着韩冈的发明而来。

张载奉命抵京,先照规矩去了城南驿落脚。但韩冈已经帮他在京城中租了一间合适的宅院。而就在宅院附近,还有一间清静的寺庙,虽然关学严斥佛老,但并不妨碍张载的弟子们在寺庙里寓居——韩冈还为此散了一笔香火钱,让里面的和尚对关学弟子的到来关心备至。

张载守着朝廷规矩,在城南驿暂时落脚。京城的儒生们则连日造访,比起宰执重臣入住,还要热闹得多,让城南驿的驿卒不胜其劳,盼着张载早日搬出去。

不过赵顼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召见张载,虽然他也想早一点见见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但宰相的面子要顾及,而且张载的官位又不髙,所以他觉得稍等数日再说。

在驿馆中歇了几日脚,尽管期间也见了不少宾客,张载的精神还是好了不少。也能走出来拜访亲友。一日闲空,甚至还来军器监看了一看韩冈的发明。

如板甲局、弓弩院,就算张载也不便入内。但打造风车、水车的工坊,却并不介意有人参观,世间都有的器物,就不需要太过严谨的保密。而且张载是韩冈的老师,在世人眼中,根本就没有隐瞒的必要。

就在兴国坊一角的一座院落中,几架风车正呼啦啦的转着。

这是军器监打造风车、水车的工坊。风车有大有小,但形制都差不多。只有一架例外,四片长长的扇叶十字形的舒展开来,中轴平行于地面,与其他风车截然不同,但照样在迎风转动。

“这一架风车倒是特别得很。”张载很有兴致的抬头看着。

“这一架是学生让工匠打造的新式样,要试一试与寻常所见的风车哪个更好一点。”

后世说起风车,就是四片扇叶十字形的伸展开来,但此时韩冈所见的风车,中轴是竖着的,七八片扇叶挂在轴上拉出来的长杆一圈,就像是拉起船帆的桅杆,只是挂在桅杆上的帆多了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