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岂惧足履霜(3)

宰执天下 cuslaa 3349 字 8个月前

对韩冈将孔明灯当成普通的彩灯,一排挂在栏杆上的行为,冯从义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别人家的灯笼是向下吊着的,而韩家的灯笼却是向上吊着。不过看着倒挺漂亮。就不知道来拜访韩家的谁有这个见识,能从这里看出些端倪来。

韩冈又问着表弟:“义哥儿,若此次飞船当真成功,要不要为兄将你的功劳报上去,也可以一并受赏。”

“多谢表哥,不过还是行商更适合小弟。”

冯从义有着足够的自知之明,靠着高家的关系和韩冈的支持,他已经有了一个官身。即便因功受赏,也不会有什么区别。而受赏过后,说不定就要一辈子管着制造飞船的事,冯从义怎么可能会愿意?

“只是飞船当真有那么大的用处?”冯从义不怀疑飞船能不能成功,韩冈将一番道理说得简单明了,再透彻不过,若当真飞起来,肯定轰动天下。但韩冈想靠飞船得到的,冯从义却没有把握。

韩冈笑了,点了点头,道:“你还是到时候看吧。”

对韩冈来说,铁船和热气球两个都有那就最好,可以从多方面证明浮力原理的正确性。

不过铁船要见功,难度很大,焊接的问题就不说了,变通的办法总是有的。可要想造船,耗用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小数目,至少在军器监内他要做到如臂使指才行。可惜韩冈做不到。谁让吕惠卿现在是参知政事,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在如今的军器监内可行不通。判军器监怎么跟执政比。而且还有一个曾孝宽在,他若反对韩冈的命令,韩冈也别无他法,只能将官司打到御前去——这样他韩玉昆就是个笑话了。

制造热气球的难度,则要比铁船小得多。再怎么说,都是在拿破仑时代之前就出现的东西。制造起来不会要求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绝对要比铁船要低。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个时代也完全可以胜任——并不要后世经过改进的热气球,能环球航行的那种。只要能载着人浮上天空,飘上一两刻钟就足够了。

舟船古已有之,即便不是木头而是该由钢铁打造,给人的震撼仅仅是一时的。在没有出现蒸汽机的时代,铁船即不如木船灵活,又不如木船物美低廉,肯定会有人说,造此无用之物,是在浪费公帑。

但飞天之梦,又有谁实现过?

比起铁船,热气球的出现给人的震撼可是要大上千百倍!

而且热气球一出,空气的物质性便可以由此得证。

虚空即气——不,确切的说‘气’更应该写作‘炁’——这个概念,将会深入人心,张载进京的道路也由此铺平。

至于韩冈本人,在士林中有《浮力追源》张本,而在民间,他的身上光环则会更增添厚重的一圈。

一举多得……一本万利!

第601章岂惧足履霜(3)

腊月底的时候,白天多了鞭炮声,夜空中则渐渐多了烟火的五彩斑斓。无论白天和黑夜,人们脸上的笑容和空气中的硫磺味则是一起增加了。

昨日送过了灶神,家中已经给装饰得喜气洋洋。

各个衙门此时都开始放假了,军器监也不例外。从上到下,除了监库的军卒和官吏,都一起放了年假。不过工匠们都住在兴国坊中,家人也一起受着严密的监视,即便放了假后,也不能随意出外走动。

韩冈却是成了大忙人,但凡有些交情的,这些天都过来上门拜访,连王韶都遣了人过来打听,问着铁船之事。韩冈则只承认理论上可行性,却没有说一定能造的出来。

尽管如此,新上任的判军器监准备打造铁船的消息,依然在京城中甚嚣尘上。他不承认,那是谨慎,但如今忽然流传开来的手抄本上,可是白纸黑字的写明了铁船浮水的原理。即便是说给些乡愚听,最多费点口水就让他们明白了,很浅显的道理,证据也随处可见,只要将瓷碗丢进水里就能了解,过去却没有人去为之深思,并加以推演。

这就是格物致知的运用,大道至简,却在百姓素日所见之处。

这个年节,东京城上上下下,都在期待着铁船的出现。

“三哥哥,当真要造铁船?”韩云娘给韩冈磨墨的时候,突然就问道。

上下一色的鹅黄色襦裙,外面套了一件夹了棉的半臂,纤细的腰身则给巴掌宽的腰带衬托了出来。

韩冈放下笔,抬手亲昵的刮了她一下鼻子,笑道:“怎么家里面也在传了?”

韩云娘秀目含嗔的横了韩冈一眼,才说道:“外面都在打听,隔壁陈员外家的李娘子今天也来打听。”

云娘所说的员外,不是外面烂大街的、店铺招呼客人时所称呼的员外,而是货真价实的虞部员外郎,品阶是与韩冈平级的正七品,管着在京库务的陈燊。

陈燊与韩冈做了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时互相都会打个招呼,只是并不亲近。不过两家的女眷走动得倒是频繁,且还是陈燊的夫人主动贴上来的。这等夫人外交的手段,也让心明眼亮的韩冈在妻妾面前,为之笑叹过几次。

“那你们怎么说的。”韩冈问道。

“姐姐吩咐了下去,对外面都说不知道。”云娘直接称呼为姐姐的就是王旖。至于对周南和素心,则是喊着南娘姐姐和素心姐姐。“姐姐今天回李娘子,也说妇道人家只知家中事,外事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