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任官古渡西(7)

宰执天下 cuslaa 3374 字 8个月前

得到韩冈到命令,何阗、何允文各自上前,将自己的理由一一叙述,一切都与胡二昨日所说的一模一样,都没有证据,只凭一张嘴而已。

何双垣死得早,在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孙辈的名字。若是寿终正寝,孙子、曾孙的名字一起上了碑面,也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就是因为他只活到三十七岁,连长孙都没看到,所以才有了这一桩纠缠了三十年的争产案。

两人的一番叙述,韩冈在中间夹杂着疑问,耗用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系谱可以伪造”

外面的一群士子在外面鼓噪起来,纷纷为何阗助威,韩冈一拍惊堂木:“堂上断案,堂下岂有喧哗之理。”喝止了儒士,他又道:“系谱其实可以伪造,证人也可以收买,更别说田契什么,何阗说的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韩冈说到这里,声音停了一停。就看见何允文了脸色一下变得发青,而何阗脸上泛起了红晕。

“不过。”韩冈话声一转,“终究还有一项是伪造不了的。清水沟边的两顷一十五亩田地,那都是祭田,跟着墓中人而来,只有何双垣的亲孙能够继承。”

惊堂木一震堂中,“何阗!何允文!”

韩冈提气叫着两名当事人的名字。

“小人(学生)在。”两人一起躬身等着韩冈的发话。

“你们都自称墓里的何双垣是自己的祖父,可是如此?”

两人又是异口同声:“正是小人(学生)祖父!”

“那就好!”韩冈满意的点着头,“既然如此,也不需要多费唇舌,更不需要去找证人、证据了,只要确定一下何双垣究竟是谁的祖父就可以!”

不论原告被告,堂上堂下,一下都愣住了。人都死了五十年了,又没个证人,怎么查验?难道要牒送城隍,传死人来上堂不成?早就转世投胎了吧。

韩冈却没有解释,却只见他再一拍惊堂木,“三日后,本官将亲至清水沟畔何双垣墓前再审此案!今日就到此为止,退堂!”

将大堂之外的哗然议论抛在脑后,韩冈径自回到内厅,吩咐着服侍自己的仆役:“本官接下来要斋戒三日,下面这三天,让厨中只送蔬饭即可。”

仆役摸不着头脑的受命离开,而魏平真追过来,问着韩冈:“正言,你这可有把握?”

他的东主三天后要做什么,魏平真自问已经可以猜到了。可就怕韩冈太过自信,反而会出岔子。方兴和游醇也盯着韩冈,生怕他自信过度三日后出错。

韩冈给了他们一个沉稳而让人安心的笑容:“‘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韩冈承袭圣人之教,若是做不到,就不会说出来!”

第513章任官古渡西(7)

胡二在堂上的一番话,很快就传到了诸立兄弟耳朵里。

“胡倒是好心啊,跟韩正言说了这么多。”诸家老三冷笑着,胡二看似老实,但他们兄弟三人都不亲近,总有些不顺服的心思在。

“他哪是好心,不过是想做韩家门下的走马狗罢了。只可惜人家年少气盛,不肯听劝。”

诸立低着头,一手把着茶瓶,一手拿着茶筅,小心的将滚水倾进杯中,双眼专注于茶盏之上,嘴角却是带着一丝笑容。

一切尽如他所料,而且发展得比他期盼的还要好。

何家祭田案比起其他争产案更为麻烦,没有证人、没有证物,全凭两家在争吵。争了整整三十年,比起韩冈的年纪都大,他怎么审这陈年旧案?

三十年来,多少精于刑名的积年老吏都在此案折戟沉沙,最后退避三舍。韩冈再有能耐,也只是军事上、医事上有着偌大的名气。刑名与治政、用兵可是两码事,书写判词跟做文章关系也不大。在判词中,用错了一个典故没什么,若是错了一条律令,整个案子就会打回来重审。

诸霖很是想看看明天的乐子,巴不得天早一点黑下去:“偏生这个案子名气极大,从县里打到州里,从州里打到监司,三十年的积案,怕是连审刑院都听说过。新来的韩知县要审此案,这消息一传出去,怕是整个白马县都要给惊动了。”

滚水细如一线,注入莹润的青瓷茶盏中,茶杓顺着水流轻搅着盏中的茶膏。热腾腾的白色茶汤上,一层浮沫粘着盏壁,一点也不散去,“竟然咬盏了!”

欣喜的将难得成功的佳绩亮给两个弟弟看着,诸立漫不经意:“我们也帮帮忙吧,帮韩正言好好的宣扬一下。明天是他到任后第一次审案,总得讲个排场。”

太阳刚刚升起,橘红色阳光冲淡了初冬凌晨的寒意。

由于何双垣祭田案的名气,还有诸立兄弟的宣传,加上白马县民对于韩冈这位新任知县的好奇。第二天一大清早,在县衙门前,聚集起大批的士绅百姓爷也就不足为奇。

两名五十出头的老头子,胡子都是花白了,并立在县衙的门前,中间却隔了老远,互相之间看都不看一眼。

这一案的原告和被告都到了。

“打了一辈子的官司。还真是不嫌腻烦。”人群中一阵冷嘲。

“两百多亩地啊,要是就是一个坟包,外人谁会去争?”

“不知今次能不能断出个眉目来。从十年前开始,可是连着六任知县没敢接这个案子了。”

“也不看看衙门里的那一位是谁?那可是今科进士第九,二十岁的进士。立得功劳不知多少,一句话就说降了叛军,张张口就帮着平了吐蕃。这么大的功绩,连着宰相都抢着做女婿,过去的知县哪一任能比?”

“就不知会断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