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2)

宰执天下 cuslaa 3318 字 8个月前

两千乡兵,看起来普普通通。就是神态安稳,没有寻常百姓被调上前线的慌乱。

随便在跪下的人群中,点起了一个领头的,沈括问道:“你叫是什么名字,”

那名相貌朴实的汉子低头回道:“回官人的话,小人名唤尤三石。”

“三十?”见着尤三石老老实实回话,沈括感觉着汉子并不是那种凶戾的叛贼,倒也不是不肯悔改的,他笑了笑,“……排行倒偏后,族中兄弟不少。”

尤三石又躬了躬身,回道:“回官人的话,小人就一个兄弟,族人也不多。小人的名讳,是一二三的三,石头的石。”

沈括微微一怔。寻常的百姓,许多时候见到官员连话都说不好,哪有可能会出来指称官员叫错了名字,将错就错了。果然还是广锐军出来的,见过一点世面。根本都不会畏惧官威。

沈括一眼望过这两千乡兵,还有远远站在一旁,气势更为沉凝的前任将校,有些心神不宁。

这时几名骑兵从衙门处赶过来,匆匆的将沈括请到了一边。

其中一名骑手风尘仆仆,身上也是大汗淋漓,急急的在沈括耳边说道:“运使,临洮堡对面的禹臧家援军到了!已经增加到两万人!姚都巡请运使赶紧调发援军,迟恐不及!”

‘两万!’沈括心头一惊。

姚麟手上有四千兵,这一部分泾原军,顶替了前日在狄道城北方,护卫临洮堡修筑工程的秦凤军。守护起刚刚筑好的临洮、结河川两堡应该是安稳的。但禹臧家出动两万大军还是远远超出了预计。

“不是有包约的青唐部四千人马吗?!”他连忙低声问道。

“这样也才禹臧家的一半。而且姚都巡手中的四千人,有一千是拖在后面,驻守在河谷道兵站结河川堡中,不可能上去支援。”

听到军情,沈括心急如焚。只是单纯的随军转运使,不比韩冈有着经略司机宜文字的身份,能直接调动一部分兵力,然后让王韶事后认可。

他正犹豫间,突然瞥到了尤三石身上。灵光一闪。

总共两千人,分上一千总不为过。临洮堡要是出了什么错,这个责任他也担不起。调动乡兵、民夫,他随军转运使的签押和印信是足够用的……重又走到广锐乡兵队列前,沈括心中暗叹,他这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

第400章青山声碎觑后影(2)

昨日一场争夺谷地的战斗,最终以宋军的胜利而告终。吐蕃骑兵被逐出了支流河谷,宋军顺利的扎下营盘,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据点。

但为了立寨,宋军伤亡了大约六百余人,其中直接战死了有两百多。连王舜臣都受了伤,连同一百多名伤势较重的伤员,被送到了珂诺堡的疗养院中来医治。至于还有四十多个更重的伤员,因为难以移动,就算送回来多半也是救不回来,所以最后是留在了香子城中。

而战果除了控制了支流河谷之外,还有一百一十多个斩首——斩首数与敌军实际战死的人数,并不是一一对应,后者往往是前者的两倍还多——相对起官军最后当在三百左右的阵亡数,以步兵对骑兵,这个交换比应该不算很差了。

王舜臣的伤只是看起来比较严重,实际上还算好,没有伤到筋骨。就是胸前一条长长的血口子,也不算深,只是看着吓人而已。是蕃人的长刀劈开了皮甲后,刀尖在胸腹上带出来的痕迹。

简简单单的皮肉伤,是王舜臣身边在疗养院接受过培训的亲兵紧张过度,用光了十人份的伤药不说,还几乎将一匹医用麻布就都卷到了王舜臣的身上。这番,虽然军医说没什么大碍,王韶觉得不放心,还是让王舜臣回来让韩冈好好确定一下。

自从韩冈开是改进军中医疗制度以来,如今的熙河、秦凤两路将校,他们身边的亲兵都是接受完整的战地急救培训——或者说,只有接受过完整的战地急救培训之后,才可以充任将校的亲兵——一方面,有着医疗能力的亲兵们可以为将校收服麾下军心,同时,他们也更能保护军官们的生命安全。

但大惊小怪的人还是有的,韩冈瞥了眼局促不安的站在一边、只有十几岁的小亲兵,摇了摇头。反过身来,用责难的口气问着王舜臣,“怎么不穿身好一点甲胄,有个护心镜,肩膀上多片硬甲,都不至于受伤。”

王舜臣胸腹处还是捆了一圈,但精神看起来旺健得紧。他哈哈笑道:“要射箭哪能穿着硬壳子,一身皮甲已经很碍事了。”接着又不服气的冷哼了两声,“要不是弓正好拉坏了,谁能近到我十步之内?直接就一箭在人脖子上开个洞了。”

“都是一路都巡检了,熙河路中能稳压你一头的将校,也就苗授之一人。还像小卒一样站在最前面,日后如何统领大军?”

“三哥放心,小弟以后肯定当心。”王舜臣道,“只出动万人不到,就硬从木征手上抢下一块地来。等姚兕过来,谅他也不敢指手画脚的说什么了。”

韩冈叹了口气,要是前日他身在前线,肯定要劝诫王韶的。不过是些去年临洮一役后,从泾原路传来的一些闲言碎语,何须如此提防?

王韶的想法韩冈能够理解,但他的本心却是有些不以为然。这等无谓的面子问题,其实太在意也不好。至于所谓的怕镇不住姚兕姚麟,光凭赵顼通过诏书交到王韶手上的‘便宜行事’四个字,足以将任何敢于违抗军令的将校,砍了脑袋下来示众了。

王韶就是挣一个面子而已!

只是既然王韶已经成功,那也就不用再提。

当王韶领军全数进驻了支流谷地,韩冈在珂诺堡这里加强了防御,又筹措了粮草输送上去。过了两天,姚兕领军到了珂诺堡。休整了一夜,便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