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对他也没有多余话说,随手点起几名将领,让他们跟着都罗马尾。西夏国相下命令的口气冷硬,微眯的双眼也危险的瞪着都罗马尾和几个被点起的将领,不容他们拒绝。
北方忽然的号角声吸引了城头上韩冈的注意力。把视线从南面的激战中转移过来,却见一群党项骑兵开始向罗兀城扑来,卷起了一片尘浪。而在骑兵之后,还有黑压压一群被掩盖在尘土中的队伍,数千上万,看他们的方向,也是向罗兀城而来。
“来了!”韩冈一声压抑着兴奋的低喝,让身边的种朴得意的笑起,连带着引起了一群将官的笑意。
这个局面,正是他们想看到的。
党项兵多,不过狭小的战场局限了他们投放兵力的数量。如今宋人刻意将战场两分,梁乙埋当然会乘势投入更多的兵力——但也正顺了韩冈他们的心意。
那队多达千匹的敌骑当先奔驰而来,快速的冲到城下,向城头驰射出一片箭雨之后,转而就又飞驰而去。在过程中,来自旗帜林立的城头上,去只有零零星星的箭矢反击。
守城宋军这种虚弱的反应,与城头上多如牛毛的旗帜截然相反,落在都罗马尾眼里,便是让他精神一震。
他这段时间以来,与宋军已经交战多次,知道一开始在种谔手上有两万多兵力,但后来种谔却是率军离开罗兀。究竟走了多少,都罗马尾不知道,只能靠猜测。但现在看来,种谔当是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力,眼下城中的守军不会超过两千,加上出战的六千人,当只有八九千的样子。
他带出来的一万余兵是以步跋子为主力,抬着云梯,推着过濠河的桥车。若是城中守军只有两千左右,都罗马尾却是有自信能击破这样空虚的城池,而不仅仅是扰乱高永能的军心。
随着西夏的步军接近,张玉开始发号施令,罗兀城的城头上,一件件的摆出了守城的用具。
檑木、滚石、油锅、狼牙拍,应有尽有,六张巨型的三弓床弩也一起被摆上了迎面的城头。并排着的三条六七尺长的巨型弓臂,前面两条弓臂正装,而最后的一条则是反装,反曲弓式样的弓臂相对放置,看起来就像个葫芦。
这是俗称八牛弩的重型兵器,也是罗兀城中威力最为强悍的一件武器。攻城时,能把长枪一般的专用箭矢,深深的射到城墙墙体中,作为士兵攀城而上的落脚点。而在守城时,又能一击射穿敌军阵列,像串糖葫芦般,连着串上七八人方才会力道用尽。
其弓力之强,号称需用八头牛才能将之上弦。虽然这是过于夸大,但也的确是需要二三十名身强力壮的大汉一起转动着绞盘,才能把用马尾、丝线和细麻混合绞成的拇指粗细的弩弦搭在牙发上。发射时,也不是像腰开弩、厥张弩还有神臂弓那等单人弩一样用手指扣动扳机,却是得用一柄木锤,把扣住弩弦的牙发用力敲下去。
。
第327章战鼓将擂缘败至(4)
党项军的环卫铁骑,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击退了宋军骑兵的骚扰和阻截。领着身后的铁鹞子,正面直奔而来高永能的将旗而来。毕竟宋军也是匆匆堵到这个位置上,阵型尚有些散乱,并不像前几次出城邀战时那般整齐。而且为了追上潜离罗兀的宋军车马,他们也必须击垮在河谷最狭处列阵的宋军。
大地的震颤,让胯下爱马紧张得转动着耳朵,可直面着铺天盖地一般的党项骑兵,高永能却还是冷静如常。虽然他是罗兀主帅,但张玉的地位远高于他。若要出城作战,都是高永能领军外出,而由张玉坐镇城中。
红底黑边的战旗在山谷中的烈风下激烈的舞动着,旗尾时不时的拂过高永能的面颊,但没有让他专注于发号施令的集中力有过哪怕一点的波动。
手下拥有着上万精锐,这些日子高永能便日日带兵出城去邀战。可党项人那里却始终没有决战的想法,让他好生憋闷。不过今天终于能一决胜负,这让高永能在冷静中还带着一丝期待。
阵列而战,党项人如何会是对手。在高永能的心中有着满满的自信。
战鼓声在高永能的将旗下响起,尚有些混乱的阵型也在快速的调整之中。排在阵前的弩弓手已经当先将队列整备完成,各自张开随身携带的神臂弓。将重弩平平举起,把数寸长的木羽短矢放入箭槽,锋锐的三棱箭头便对准了奔驰而来的敌骑。
当领头的环卫铁骑最终冲到了百步之外,在各级军官们的号令下,一片弦声在前沿阵列中响过,从神臂弓中迸出的利矢,向着来敌劲射而去。
最前面的十几名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浑身上下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而跟在后面的骑兵,也或多或少的受了几箭。
神臂弓射力之强劲,乃是如今天下重弩之中的佼佼者。在御前演射时,当着天子的面,能在七十步外洞穿铁甲。百步的距离,虽然比七十步远了许多,但骑兵和战马身上的披挂,都没有铁甲的坚固。
五六寸短矢深深的扎入皮肉之中,如果不是命中要害,人多还能够咬牙支撑。只是战马却做不到,它们在惨嘶声中乱蹦乱跳着,颠翻了背上的骑手,搅乱了冲锋的队列。
不过紧随在后的环卫铁骑们丝毫没有停步的意思,他们展现了作为天子近卫的完美马术,轻提马缰,轻易的绕过了混乱的前阵之后,继续加速前冲,想要赶在下一轮发射前,冲进宋军的阵列之中。
但迎接他们的,是又一丛犹如被惊起的飞蝗一般爆开的箭雨。
“高永能如此博命,看起来离开得那队车马中,必然有着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