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罗兀城能守住。燕达不好在天子面前说韩绛不是,只能用此曲言。王安石轻轻颔首,燕达也算是心思细腻了。
他问道:“光是一个罗兀城不知能不能守住西贼的攻打?罗兀孤悬在外,若是贼军突至,绥德城缓急间却是难以及时救援。”
单一的城寨即便再坚固,也不过是个点,在城池附近必须修造可以相互支援的堡垒,才能构筑起一条稳固的防线。孤城难守,只要稍稍了解军事,就能知道这一点。
宋人自仁宗时起,不惜国力的在宋夏交界处大规模的修造堡垒,连成了两千余里的防线。每一处关键性的战略要地,其周围不论哪个方向,无不是十里、二十里内便是一处寨堡,城寨群互相交通勾连,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比如秦州的甘谷城,其左近,就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护翼,而最近开始驻守甘谷的秦凤都监刘昌祚,又向朝中申请向北修建尖竿、陇阳二堡。这几座堡垒都是在开始修筑甘谷城时就有了规划的。
“罗兀城虽然孤悬,但只要力保连接绥德的道路不失,西贼必然劳而无功。且其地向东五十里,便是河东地界,若是西贼来攻罗兀,河东便可出兵救援。”燕达停了一下,沉声道:“要稳守罗兀,须得陕西河东同时出力!”
赵顼沉吟良久,方说道:“……你先下去吧!”
燕达叩拜了之后,退出了武英殿。神色坦然,并没有因为天子突然命他退下而慌乱失措。
赵顼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沙盘上的黄河东侧的一片山地,缓缓低吟:“河东……”
王安石提声道出了赵顼心中的犹豫:“若如燕达所言,当加授韩绛河东宣抚一职。”
韩绛以执政之身出掌陕西宣抚。临机有自由处断之权,而且朝廷已经赐了他空头宣扎两百道,填上姓名年甲就可以给人封官。这是为了方便他指挥军中,招揽横山蕃部。如果把河东划到他手上,当然得给他同样的权力至于另外派人宣抚河东,只会添乱,达不到护翼罗兀外围的初衷,赵顼和王安石想都不会去想。
赵顼叹了口气:“不过要想兼任陕西、河东两路宣抚,光是一个执政资格却是不够。”
而且赵顼还担心着韩绛本无军功,素不知兵,为陕西宣抚已经有些怨声,若为遽为两路宣抚,他怕是要杀掉一批河东将领来立威以固权威。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当然要严加处置,但赵顼怕闹出乱子来,反会耽误正事。
“那请陛下加韩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宰相之尊领河东陕西两路军事,当能如臂使指。”
。
第233章山外望山待时至(一)
朝会之后,便是崇政殿中天子加上宰执重臣们的议事。而议事结束后,王安石照例被留了下来。不过没有留在崇政殿,君臣两人一起往着武英殿去了。
赵顼最近心情很好,行动如风,神采焕发。陕西连番大捷给他的兴奋还没过去,宫中又紧跟着给了他新的惊喜。虽然向皇后那里自长女延禧早夭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但昨日有两名嫔妃却一齐传了喜信。消息传出来,今天朝堂上,便是一片恭贺天子的声音。
子嗣艰难是赵氏天子的通病,从真宗时起,皇子的数量就从没超过三个真宗一个独苗,仁宗一个都没有尽管赵顼真正的祖父和曾祖父皆是以多子而著称,生下的儿子都是两位数,但过继给仁宗的英宗也只生了三人。
而赵顼继承皇位后,已经三年多了,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儿子,却全都夭折,向皇后生的女儿同样夭折,让赵顼对已经有了儿女的二弟甚是羡慕。不过如今宫中又有喜信,赵顼正日盼夜盼几个月后他的子女能安然出世。
而朝堂上,尽管反对变法的声音依然激烈,但随着在御榻上坐得时间越来越长,他已经能对无稽的党争之词做到充耳不闻。再不会因为几个臣子跳出来指着变法一阵乱骂,就坏了一天的心情。
文彦博今天上朝时中气十足,指着免役法骂了一个时辰没停口。不过等到章惇把司马光、吴充前两年对旧时差役法的评价拿出来后,文彦博虽然还在骂,但气焰却被压下去了许多。
虽然赵顼也不喜文彦博对新法事事反对,但凡王安石的主张也没一处赞成。但在司马光、吕公弼、吕公著接连出外的情况下,赵顼却必须留一个反对的声音在朝堂上。
异论相搅,是宋室天子控制朝局的家传法宝。文彦博在朝中一日,反变法的声音虽然低弱,但毕竟还有着主心骨,但若是文彦博再去职,朝堂上的反变法派肯定是树倒猢狲散。只剩变法派一家,赵顼亦难自安。
其实免役法的出台有些仓促,若是依照王安石一开始上报给他的规划,这一法案应该是再经过一年的体量,到明年下半年时机成熟后才开始推行。但为卑官加俸并给胥吏俸禄的计划不知怎么流传了出去,却不得不将之提前。
因为事发仓促,颁布的条令中有不少缺憾,文彦博抓住其中的几点加以攻击,便是闹了一个上午。也就是因为文彦博闹腾得太厉害,赵顼留王安石下来商议军务,却没有把文彦博一起留下。
王安石跟着赵顼,君臣二人一路走到武英殿。摆在偏殿正中的沙盘不再是前些日子的秦州山川,而是以横山为主轴,囊括了鄜延、河东山川地理的沙盘。沙盘之上山峦起伏,无定河和黄河穿山而过,条条支流清晰可辨。
不过当王安石在殿中见到了一名武将,就再没去在意沙盘的事,‘燕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