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府中的生意有专门的管事负责,一般由母亲管着,他哪里清楚?
可是葛项鸿也知道,姚香玉的积蓄也不多,尤其在安西府买了房子之后,现在又要养他们兄妹,肯定要开源节流了。
“你让我想想。”葛项鸿觉得脑袋中一团浆糊,手中的酱鸭腿吃着都不香了。
“不急,我就是问问,这些日子我们就在镇上看看,实在不济就去海东府。”
姚香玉想,若是没有小生意可做,那就卖苦力呗,反正她不怕。
葛项鸿听了这话,心想,他一定要想出个好法子来,为姚香玉分担解忧。
一只烧鸭份量并不小,三人根本吃不完。
姚香玉把吃剩的饭菜收拾好,放在铁锅里,盖上厚重的木板锅盖,这样就能防老鼠、猫等动物了。
天气渐冷,姚香玉明面上有一整套的被子,然后她又出门去买了一床新的来。
这边的棉花要比明溪县那边便宜许多,听说附近就是产地,有机会多屯几件放空间里。
嗯,还要找个机会把空间里的东西倒腾出来。
稻谷可以自己吃,但板栗、山药、腊肉啥的,都可以出手一部分,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找个借口才成。
唔,对了,还得问问那边可以佃地的,自己种些姜葱菜啥的,省得花钱买。
这么一算,事儿还真不少,但姚香玉充满干劲。
相比那山上的生活,她还是更喜欢小镇上的生活,起码还有评书听不是。
姚香玉带着葛项鸿兄妹在镇上晃了几日,就叫许多婆婆婶婶认识了。
这年头的人成亲都早,姚香玉没细说两个孩子,但大家都认为她是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过活。
当地的大婶婆婆最爱做的事就是顿在河边洗衣的时候聊八卦。
而这几日她们口中的主角就是姚香玉。
“听着口音不是咱们这边的,看那两个孩子,长得那叫一个俊,可怜是个没爹的。”
“那姚娘子看着还挺年轻的,还能生呢,指不定有人愿意当那后爹呢。”
“李家的,少说这些有的没的,没得坏人家名声。”
“嗤,你又不是她,怎知人家不想找?我改日问问去。”
说话的李家婶子,拿着木盆,扭着腰踏上阶梯走了。
余下的几个妇人摇摇头,都对这人看不上。
“我瞅着她要摔跟头,那姚娘子可不是个软的。”年纪最大的妇人慢悠悠地说着,她看人从没错。
“白婶,您真觉得那姚娘子不好相与?看着很是和气呢?”
“不信,你们等着看罢。”
第三百零四章安顿小镇
姚香玉的老家本来在海东府西北的地区,也一样高山连绵起伏,却比不得万岁山神秘。
姚家生活的地方很偏僻,是在山里,走到镇上要走一个白天,山路崎岖。
越是贫瘠的地方,姑娘越是不值钱,更何况姚香玉。
她从小被发现力气大,但是人呆呆傻傻的,之所以没被扔掉,是被当牛来干活的。
后来会被卖,也是因为家里的男丁要娶媳妇,没银子,不受宠的姑娘一个个被卖掉。
即便姚香玉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发现姚香玉的那个妇人是姚香玉大伯家的女儿姚香梅,最受家里宠爱,嫁的人家也好。
之前几年战乱,姚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战乱一停,纷纷外出挣钱,这不北上到了京城。
农家人在外讨生活,也只能做些苦力,还得看人脸色,吃穿住都要花钱,啥都不容易。
这姚香梅上次看到姚香玉只以为是眼花了,这回再看见,心里确定了,那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只可惜,他们注定要白高兴一场了。
姚香玉带着三头驴回到客舍时,客舍老板惊讶不已。
他这边才让小二打听到昨日拦着姚香玉的是什么人呢,还没想好要怎么办。
没想姚香玉压根就不需要他帮忙。
不过于情于理,他都要提醒下姚香玉。
“客官,找回来了。”客舍老板笑着打招呼道,心道还真不能小瞧人。
“嗯。”姚香玉点点头,并不想细说过程。
毕竟她的做法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不过她也从未想过要走正途,真去衙门告状,还不知道会被坑成什么样呢。
客舍老板对于姚香玉的冷淡也不在意,他压低了嗓音:“那人背后不简单,你还是早些离开的好。”
姚香玉点头:“多谢老板提醒,我晓得了。”
转身,姚香玉点了些干粮,回屋里,让葛项鸿兄妹两人收拾收拾,准备离开。
看来她跟京城有点犯冲,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离开京城南下,姚香玉没乘船,走的也是官道,一路上见到不少商队、脚夫来往。
相比西行路上的冷清,南北的交流要更频繁些。
白风它们的速度可不比好马慢,走了五日,就到了海东府边上的横江镇。
横江镇以前以酱油出名,如今世道平稳,镇上的百姓又重操旧业。
走在小镇的街上,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酱香味,在这样的地方待久了,感觉走出去身上都自带食物香气。
镇上镇外绕了一圈,姚香玉摸着跳跳的头,看着它后面的白风和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