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似乎听懂了,嗤地喷了一大口气。
白风和红云同时侧头,斜眼看向这个敢开口要买它们的人,眼里流露出同一个意思,开啥玩笑呢?
来人见到白风红云的眼神,顿时更加兴奋了,“给给实价,我都买了。”
姚香玉不耐烦地站起来,“你有毛病呀,都说不卖了。”
三只驴站起来,它们的身形与神韵让其他人看得更清楚。
姚香玉感觉落到自己身上的视线,不舒服地皱眉。
她翻到白风的背上,“我们走。”
真是扫兴,碰到个疯子。
这中年人皱着眉头,面含怒色,似乎没想到姚香玉这么不给面子。
这时有小厮找来,他马上吩咐下去,“去给我查,这带着三只驴的是哪里来的?”
小厮领命离开,似乎对于这种事已经极为熟练。
而另一边的人群里,有一个妇人看着姚香玉离去的方向,也惊讶地瞪大了双眼。
那个人,那个人不是家里被二叔卖掉的傻堂妹吗?
她的傻病好了?看着日子还过得不错,怎么可能?
姚香玉回到自己的临时落脚点,这户人家只余一对祖孙。
她回想刚才的事,只顾着看别人的热闹,没想自己却招来了麻烦。
看来这里待不得了,姚香玉收拾行李,结了钱,选了西边的路离开。
据说那边有个名为朝阳的县城,是西部进京的一个落脚点,甚是繁华。
这一回,姚香玉学聪明了,她寻了处山林,在空间里挑挑拣拣,选了不少货物绑在三只驴的身上。
同时她也换了身衣裳,做男装打扮,当作出来做生意的大胆妇人。
这一路上,姚香玉就发现了,抛头露面、一人闯荡的妇人并不少见,不必担心。
同时,她还稍微弄了下,往白风它们身上套了下绳子,牵在手中。
姚香玉进了朝阳县,发现这样确实不引人注目了。
她寻了靠近城门的一家客舍,把货物卸下来,交代小二喂白风它们。
她发现白风他们并不那么喜欢人多的地方,看来有必要找到队伍离开了。
因为带着白风它们的关系,姚香玉并未进京城,没能见识京城的繁华,她也不觉得遗憾,以后有的是机会。
现在想来,她没进城也是对的,她都怀疑到时没法顺利离开。
客舍老板的消息渠道多,姚香玉又特意花了点钱请老板帮着打听,选家名声好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京城外
不过很快的,孙姑姑就高兴起来,苏有回来了,他也不是一个人回来去。
跟孙平扬一样,他带了个大肚子的姑娘回来,同时还有一大批的货物。
据说苏有还有一批货物在县城,这是打算做生意呢。
孙姑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直了,得意地穿上新衣裳戴上新首饰到孙母跟前晃了一圈。
姑嫂两人又是一番针锋相对,犹如斗鸡一般。
至于李秀娥及其孙女,却被孙姑姑给抛到了脑后,对那苏有后娶的小妾热情得紧。
这女人也是有心计的,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各种给李秀娥下绊子。
当初苏有会娶李秀娥,本来也只是为了留个后,随便选个罢了,哪里有什么感情。
李秀娥以前是一户地主家的打扫丫头,自然比不上这新来的是大户人家小姐的贴身丫鬟。
孙姑姑家本来给杨家建的那套屋子收回来了,这回苏有就带着全家搬进去,只留李秀娥带着女儿在那房子里度日。
而孙姑姑也不是个省心的,把李秀娥像使唤丫鬟那般使唤。
村里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娶两个媳妇的,一时间孙姑姑家取代其他人家,成了村里的热门话题。
至于苏有明明是出去当兵的,最后怎弄来的本钱,找到的渠道,做起了这生意,也没多少人去深思。
反正能挣到钱,那就是个厉害的。
对于孙姑姑一家,二爷爷等族老本就采取无视的态度,现今自然不会去过问插手。
村里前前后后发生的这些事,姚香玉全都不知道。
一个人在外漂着,虽说清苦,但那种自由的畅快感,却是在村里难以体会到的。
她花了将近一个月,绕了不少路,中途又因为下雨休整几日,待进入苏明省,已是酷暑。
苏明省这边明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夏收的时间要早不少。
免税三年,对于百姓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惊喜。
田地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忙碌,就是那四五岁的小娃娃,也提着个小背篓跟在大人后面捡稻穗。
说真的,姚香玉挺怀疑当今皇帝是有什么底气说免税的。
不交公粮,那当地的官府如何运行,粮库空虚,这心里没底不说,许多事儿也不好办。
姚香玉经过一些人家,直觉不错的,就会停下里讨碗水喝。
有的时候她会停下,请人做些干粮、买些酱菜或是新鲜蔬菜。
她不是有多缺吃的,只是想打听下一些消息罢了。
姚香玉对外的说辞是,战乱时她与家人失散,如今天下太平,她要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
当然,也不是没碰上居心叵测的人的,不过白风一家子的速度可不是人能比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