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送医书

悍妻种田记 甲木成林 2929 字 9个月前

“军爷,这些医书,确实很值得研究,之前我说过的话依然有效。”吴柏青沉声说道。

那人抬起头来,眼神凌厉,不怒自威,吴柏青却没什么反应,表情淡淡的。

“这些医书你们尽快吃透了,过些日子,我送几位小大夫让你们调教。”

“军爷现在要走?”见那些人站起来,吴柏青疑惑地问。

“嗯。”

“那请等会。”吴柏青说着,进入他的屋子,拿出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来。

“这是几个验方,用的药材随处可见,用于外伤导致的高热、流脓等很有疗效。”

吴柏青并不认为药方就该紧紧攥在手中,把它们用在该用的地方才能让它们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那人盯着吴柏青看了一眼,似乎有些意外。

“很好。”他接过那张纸,“我叫杜诺。”

说着带着人转身离开,骑着马,如来时一般雷厉风行。

二爷爷三爷爷他们看得一头雾水,不是说要找吴大夫吗,怎没谈话?

吴柏青侧头看向二爷爷等人,“让几位叔受惊了,这几位军爷是来找我的。过几日,还会有几位军医送来,我们需把这些医书吃透,这段时间就让平瑜独当一面罢。”

“平瑜要走的路还长着,希望他不负您的期望。”孙平瑜没来,三爷爷替他说道。

吴柏青点了下头,“我们先告退。”他拉着吴灵药,迫不及待地进屋看起来。

不得不说这叫杜诺的人挺有能力的,能弄到这些医书来,吴柏青很肯定这些医书都是没流传过的。

想到目前战乱,也不知会有多少宝贵的书籍损毁在战火中,想想就很心疼。

而且这些医书上还记了年代,应该是一个家族的医书,从前前朝到前朝到现在,非常长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这本医书里头许多都是在战乱时期写下的,内容非常多。

为什么送来给吴家父子,很简单,这医书难以看懂,记述太简略,无从对照验证。

而吴家父子学医多年,只一个字,便能翻译出一大段的文字来。

他们专门选了些有针对性的篇章,边读边记录,笔墨都用掉不少,有的时候,父子俩还会争论,越争越大声,跟吵架似的,反倒吓到了其他人。

廖氏见了,就笑道:“你们别担心,他们就是辩论,有个结果就好了。”

想她也挺久没有见到他们父子这么有活力的时候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送医书

天还没大亮,清晨的寂静便被一阵喧哗声打破,众人带着盆、篮子、竹筐等物往祠堂走去。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几个火堆就点了起来,随后又人拿来长凳、门板。

当大铁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烧开时,第一头大肥猪就被几个青壮年给抬过来了。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野猪在门板上拼命挣扎,凄厉大叫,青壮年们使劲地压住野猪,后来又上去了几个人,才把这头野猪给制住。

滚烫的热水浇在野猪身上,野猪毛被刮了下来,做这活都是老手,速度非常快。

许多人都在一旁围观,丝毫不觉得那味道腥臭,他们看到的都是一块块大肥肉。

杀猪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几乎所有人都赶往祠堂那边,唯恐落后一步就分不到好肉了。

二爷爷三爷爷等人忙得团团转,又是算肉的重量又是商量分配方案,嘴巴就没闲下来过。

孙平凡早早地去帮忙了,姚香玉就睡懒觉到孙月圆来叫自己。

“香玉嫂子,我和哥哥要去领猪肉,你一道去吗?”

姚香玉摇摇头,“不去了,你和你哥哥路上小心一点。”

廖氏坐在天井里纳鞋底,看到姚香玉打着呵欠出来,她不由笑道:“这次我还以为你出手了呢?”

毕竟姚香玉打一头野猪回来已经成了常态。

“没有,让给村里,反正我们不缺肉,过几日,我再进山弄一头出来,还不会被人要求把猪肉给分了。”

廖氏闻言,姚香玉这也是学聪明了。

分肉的事是村里的事,孙平凡就打打下手,正午时分就回来了,提着两根筒骨和一块瘦肉。

他特意叫人这么分的,对他们来说,瘦肉可比肥肉好多了。

“平凡,过两日我们再去桃花潭那边,挑一些稻谷回来,还有,多烧几个缸,等入了春,天气湿冷,稻谷很容易坏,要再烧缸也不容易。”

“行,我们去。”他靠近姚香玉,压低了声音说:“听平源哥说,村里的那个烧窑已经能烧出瓦片了。”

姚香玉看过瓦房,那瓦片都很厚的,跟前世见到的薄薄的完全不同。

她不知道现代工艺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往薄了做,节省泥土很重要。

“我们先不急。”姚香玉觉得他们烧的缸还不够好,不急着去烧别的。

这正午,家家户户都传出肉香味,许多孩子跑进跑出的,就盼着能蹭点好吃的。

午时刚过,村里就躁动了起来,一群士兵起着高头大马进村了。

大家都偷偷地从家里往外看,约束着孩子,就怕冲撞了这些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