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确实经不住查,也不用怎么仔细查,人家仗着四大家族的权势,本来也就没怎么遮掩。更何况,薛蟠也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物,大刑还没上,小吓唬一下,便什么都招了。
他那些个事儿,哪个不是杀头做牢的大罪,大理寺有皇上的旨意,别说是有真凭实据的事儿,就是没有这些事儿,原本也是要严办的。只是这下子,事儿一多,反而不好办了,因为牵连的多,四大家族,一个干净的都没有。
大理寺丞也比较麻爪儿,只好把案子的详情写了折子递上去,皇上本来就是个严历的人,向来最恨贪腐,一看折子,气得把御案上的东西砸了个干净,又有国师早就提示过他,知道这也不算坏事儿,倒是能给国库里添些进项。便狠下心,直接下旨,不管牵连上谁,一律重办。
大理寺丞得了旨意,心里就有数儿了,便也就没什么需要留情的了。特别是还跟贾雨村有关系,那也算是他的竟争对手之一了,正好趁着机会,把他也给办了。
这一查,事儿就大了。
薛家随后就被抄了家,薛姨妈早几天得了信儿,偷偷的收拾了两箱体己,并十万两银子的银票,送到王夫人那里,求着王夫人帮忙收着,好歹等将来从牢里出来,总不至于连点儿安身立命的本钱都没有。
王夫人不为别的,她已经打听过,得了消息,薛蟠此番想留下性命是不可能了,薛家两母女能不能从牢里出来还不一定,既便是出来了,估计也是被发卖的命。这些东西,说不得将来就归了她。哪里还会不同意,干干脆脆的就收下了,答应薛姨妈帮忙保存着。
要么说,有些个,就是不知死呢。
也是怪了,案子查完了薛家,贾雨村因为之前的案子也被下了大狱,接下来,明明应该牵连到贾府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偏查去了史家那边儿。史家跟薛姨妈想法一样儿,也想着找棵大树存些个保命银子,王夫人一并都给收下了。觉得自家有贵妃娘娘撑着,能屹立不倒呢!
等抄完了史家,没几日,就传回了王子腾的死讯。贾府上下才开始有了些危机意识,发觉自身也不是那么安全的。
贾母怎么说也是风风雨雨几十年过来的,经过的风浪不算少了,还想不到自家的前途不乐观,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