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他们宋家教导有方。
凉菜和汤上了接下了就是热菜。
第五道菜素烧鸡,第六道菜是茄汁豆腐。
这道茄汁豆腐顾小桑在灵泉寺的时候也做过,一块块沾满番茄汁的豆腐,排列起来好像想高僧的袈裟。
“阿弥陀佛。”看到盘中的造型,大家居然不约而同地诵了一声佛号。
诵了之后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第七道菜是慧圆大师的千佛手,将茄子切成的条状,裹上面粉炸至金黄,摆盘成佛手的形状。
第八道是顾小桑的佛头窝头,这也是在灵泉寺做过的菜,将炒好的冬菇笋丁摆成佛头的形状,而窝头就是佛头上的佛螺髻发。
两盘菜一盘是佛手,一盘是佛头,相互辉映。
吃的不是菜而是禅意。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这两盘次不仅具备以上的全部特点还具备的地四种——型。
味觉得到满足的同时,视觉也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忽然有些下不了筷子怎么办?”张甫苦笑,感觉不管夹哪儿都是对这份美的破坏,是种亵渎。
“这么说还真有点……”
没事把菜做得这么好看干什么么?
“你们有没有感觉这两道菜隐隐散发出来的火药味?”宋三爷小声地说。
“你这么说还真有点,看来慧圆大师和顾小桑暗中较上劲了,想称这次斋宴再好好切磋一下厨艺。”
“好期待下道菜快点出来。”
话音刚过就闻到一阵特别的香味从厨房里传出来。
第223章暗中较劲
“难怪我家小子一直往这边跑,真的太好吃了。”王聪的父亲王柏呈说,素菜都这么好吃,荤菜可想而知。
当初王聪说起农家乐时他还多有不屑,乡下地方有什么好吃的,这次也是冲着慧圆大师才来,没想到最让人惊喜的反而是顾小桑。
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高的厨艺,太了不起了!
他盅里的汤已经全部喝完了,不禁如此就连里面的栗子、莲子什么的也全都吃完。
这碗汤喝下去全身暖洋洋得说不出得舒泰,好像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飘飘欲仙。王柏呈心中忽然涌起荒谬的念头,这汤长期喝说不定能长生。
“听说顾小桑的泉水豆浆治好了丽瑶侄女儿的病真的吗?”一位老爷问的王柏呈。
“有这事儿?”王柏呈惊讶道。
“你不知道?”宋三爷无语,你好歹是人家姐姐的公公,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
王柏呈面色发窘,以他和方家的关系不知道这事儿确实说不过去,连忙解释:“我前段时间出去会朋友了,前两天才回来,聪儿没跟我说。”
“丽瑶的病真的好了?”嗜睡症困扰了她那么多年,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居然被豆浆治好,这事听着怎么都觉得荒谬,可是和了刚刚的莲子汤,王柏呈又觉得没什么不可能。
“真想尝尝那个豆浆是什么味道。”王柏呈有些馋了。
“恐怕没办法,泉水豆浆每天只卖二十碗。”宋三爷说。
张甫也谢宗明对视一眼,他们是外县人并没有听过关于顾小桑的传说,豆浆也能治病,怎么听都像是奇谈。
“他们说得是真的?”张甫小声地问尹之年。
“应该是真的吧……”尹之年上任的时候方丽瑶的病已经好了,他也听人说的。
“是真的。”谢宗明特意问了宋三爷,这事儿除了当事人以外,宋家知道得最清楚,毕竟顾小桑以前是宋家的丫环。
豆浆治病前所未闻,哪怕张甫和谢宗明见多识广也是闻所未闻。
“顾小桑还没结亲吧,我惠县有许多俊杰很适合他。”张甫打起了顾小桑的主意,想她嫁到惠县去。
尹之年正在喝汤呢,差点没让他一口汤喷出来。
“我还在呢,你就想挖墙脚了,俊杰我都县也有,干嘛要嫁到惠县去。”再说了人家已经是有主的人了,轮到你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