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前夜(上)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1211 字 8个月前

两行为了这次的对决,可谓是准备万全。

三省的银行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建起来了。

银行的房地多是买现成的,只需简单的改改房屋结构,更换家具器物。

银行的银子是从北方直接运来的,核心的伙计都是两行派的。

甚至笔墨纸砚都有准备。

三省百姓们,大半个月来常常看到,一处待售的房产,昨日还是一副人烟罕至的破败样,今日便成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商户。

又过几日,银行即将开业的传单已在三省内四处飘飞。

宣传手段依旧还是胤祚当年的老办法,将宣传语写在糖纸上,包着饴糖,免费分发出去。

在这个时代,这便是最先进的营销方式。

银行发糖时,常引的万民空巷,争相抢夺。

场面与那盐商撒金箔时,大约差不多。

不过,好在银行熟知百姓们是多么热爱免费的饴糖,早就准备好了维持秩序的人手,倒也没出现什么踩踏死伤的事件。

为了照顾不识字的百姓,糖纸上还印了简笔画,勉强能看出银行储银给客户利息的优点。

糖纸上的字画,都是用活字印板印出来的,一个作坊一天就能印五千多张糖纸,比胤祚当年靠人手写字简单多了,也便宜多了。

两行在北方疯狂扩张时,也用过许多次这个办法,可谓是屡试不爽。

临近三月末。

银行尚未开张,银票就已经在扬州城大行其道了。

但凡见过世面的扬州人,没有不知道北方两行的,也没有不知道北方人都用银票交易,街上很少能看到现银的。

可惜扬州城里没有银行,银票不能直接兑换现银。

这代用货币一旦与商品货币脱钩,就成了信用货币。

显然,在没有国家强制力介入的清朝,两行的信用还不足以发行信用货币。

故而扬州城内银票流通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