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胤祚拱手,朗声道:“诸位将士,本王祝你们旗开得胜!奏凯而归!”
众将面上又是愕然又是感动,纷纷抱拳回礼,接着上马离去。
秋风骤起,吹动军营大旗,猎猎作响。
……
新军出征之后,过了几天,第一台二型蒸汽机正式诞生。
胡克完善了蒸汽机的平行四连杆结构,使得蒸汽机进气平衡,活塞充分运动。
哈雷的离心式调速器使得蒸汽机转速变的平稳。
如此一来,蒸汽机不仅可以在采矿领域发挥作用,同时可以进入纺纱领域。
现在百事行棉纺行的纺车只有两种,水力多锭纺纱机和脚踏多锭纺纱机,均为大清最先进的纺纱机,与欧洲的珍妮纺纱机相差已经不大,而且比之发明的早了上百年。
蒸汽机诞生之后,可以直接安装到水力纺纱机上,蒸汽机的活塞运动带动曲柄齿轮的运转速度,可比水车转的快多了。
梅瑴成做过实验,蒸汽机的纺纱速度是水车的两倍不止。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蒸汽机的建造难度极大,从螺钉到金属管道,要么就要浇铸,要么就要手打。
就算火器厂聚集着全大清最顶尖的匠人,但也保能做出第二台合用的蒸汽机。
为解决这个问题,胡克一人将车床,锻床,铣床全都造了出来,这些东西,在西方早已有了,而且原理和结构都非常简单,对一个能造显微镜的发明家来说,做些机床简直小菜一碟。
但问题是,机床需要高质量钢铁,凭火器厂自产的百炼精钢,难以达到机床的要求,只能勉强凑活着用。
为了解决钢铁问题,胡克又设计了新的炼铁高炉,好在百事行的专利中,就有耐火砖,倒是不用再寻找更耐烧的耐火材料。
这期间,梅文鼎则将仿照胡克的工具,设计了一套大清的卡尺、直尺、圆规等,将寸、分都确定下来,并让匠人做了上百套分发下去。
不得不说,梅文鼎是极为明智的,自此之后,齐齐哈尔的工业发展,全都要用大清度量衡,尽管胡克万般抱怨,也只得接受。
七月,上谕到达齐齐哈尔,康熙命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出征准格尔,以胤祚兵法不通,难堪重任为由,驳回了胤祚出征的请命。
作为安慰,康熙调了齐齐哈尔新军给费扬古统御,并宣巴海做新军统帅随征。
胤祚看了上谕后不禁叹了口气。
从征葛尔丹,两战李朝,之后,他已经是是诸皇子中战功最盛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大阿哥。
而齐齐哈尔在胤祚治下,也是长治久安,民生富庶,甚至有人将齐齐哈尔和扬州并称大清两都,文治上看来,胤祚就算超不过太子和四阿哥的功绩,至少也是皇子中拔尖的了。
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康熙以“兵法不通,难堪重任”为由拒绝胤祚,也是为了让他懂得藏拙的道理。
让一个阿哥掌兵太久,也绝非好事,因此康熙便将齐齐哈尔新军抽走,一来让康熙心里对胤祚能少些防备,二来也能堵上朝廷里的悠悠之口。
放在以前,让胤祚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兵法不通,难堪重任”八个大字里有这么多弯弯绕,但现在仅瞅一眼上谕,就能将这些东西脑补个八九不离十。
因为战机稍纵即逝,巴海接到上谕便准备上路出征。
事出紧急,火器厂只准备了一百把连珠铳,三百余钢轮发火地雷,神威三型火炮尚在研制之中,未能列装。
临行前,在齐齐哈尔新军驻地,月下大帐中。
胤祚又向巴海交代了许久,新军的战术思想。
“凡是能用炮弹解决的,就不要用火枪,能用火枪的就别拼刺刀,尽量避免士兵无畏牺牲,但也绝不能畏惧牺牲。”
“军费都是户部出,既然调了齐齐哈尔新军,就别想着给大清省银子,火炮给我可劲放!”
“纪律是部队的一切,面对蒙古骑兵冲锋,如果连珠铳、地雷、火枪、火炮都无法将之击溃,那么一定要让列兵线稳住阵型,重骑兵正面冲锋步兵,步兵只要不崩溃逃散,就有拼刺刀的余地。”
“连珠铳安置在列兵线的两端,地雷布置之后记得收起,骑兵只能作为奇兵,或是侧击敌军,或是与敌军骑兵对冲。”
……
胤祚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新军是他一手创立的,自然也有着很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