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恩人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329 字 9个月前

贵公子沉思片刻道:“我记住了,我叫宕桑旺波,我走了。”说完便潇洒的离去。

胤祚念叨了几遍那个名字,觉得似曾相识,可想了许久也没想到什么历史人物,可能是藏人名字大多相近的缘故,便也没有细想。

宕桑旺波走后,雅间外又有一人求见,胤祚道一声:“进来。”

一个修长身影出现在门口,拱手道:“六爷,好久不见了。”

胤祚抬头一看,门口的人正是杨亭之,是福满楼和全聚德的大掌柜,说起来和他也有两年不见了。

当年二人见面时,杨亭之还是个面庞白净的读书人,现在下颚已经留了胡子,头戴一顶八宝帽,一脸和气生财的俗笑,俨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了。

胤祚也笑道:“杨掌柜,好久不见啊。”

杨亭之惭愧道:“亭之听闻六爷来京城,本应立刻前来拜见,只是俗事缠身,一时却走不开了,料想银行的常掌柜那边也是如此。”

胤祚笑着道:“哈哈,我听说你现在是杨家家主了,你们杨家又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户,忙些也是应当。”

杨亭之面露感动之色道:“杨家当年走投无路,多亏六爷扶持方有今天,这份大恩大德,亭之致死不敢想忘,只是亭之今天晚了,却不是因杨家事物。”

“哦,那是何事?”

杨亭之哭笑不得的道:“殿下,全聚德生意实在太好,京城许多达官贵人订不到位置,亭之今天是拿着厚礼挨家挨户赔罪去了。”

胤祚奇道:“有这等事?我记得全聚德少说几十个雅间,且菜价贵的离谱,一碟土豆丝就十两银子,竟还有人订不到位置?”

杨听着苦笑道:“京城有银子的贵人太多,全聚德又是全京城最贵的酒楼,自然是每晚爆满。别时不论,就说今日,全聚德被一位要员包场,光是包场费就一万两,算上菜品酒水,今晚没两万两银子怕是下不来。”

胤祚对数字极为敏感,一天两万两银子的收入是什么概念,这甚至都超过银行的一个月的收入了,如何能不让人心惊。

当下,胤祚便来了兴致道:“走,去你全聚德看看。”

旁边走过的小二明显愣了愣,笑着道:“对不住了,这位客官,我们这是酒楼,没姑娘,您要找姑娘,得去……”

“咳咳!”一个年纪稍长的伙计干咳了几声,小二吓得一机灵,陪笑几声,不说话了。

贵公子醉眼朦胧的道:“奇怪,真是奇怪……你们街上没姑娘,酒楼里也没姑娘,姑娘都去哪了?”

胤祚听到这话,突然猜到,这个贵公子,恐怕不是清人,大清礼教甚严,女儿家平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个贵公子可能是从一个民生更开放些的地方来的。

胤祚仔细看他面容,鼻梁高挺,眼窝深陷,双目有神,面庞棱角分明,皮肤偏黑,颇有准格尔人的相貌特点,又有点像藏人,胤祚看不太准。

不过就在十天之前,理藩院似乎以大礼接待了西藏的一伙使节,这个少年可能是使节中一员。

小二走后,贵公子突然开始唱歌,歌声婉转悠扬,只是配上他的公鸭嗓子,颇有些难听,歌词全是藏语。

胤祚藏语学的不精,那贵公子吐字又不清晰,只能依稀听出“爱情”“雪域”“姑娘”等字眼,显然是首情歌。

藏人与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汉人不同,那里对男女之情是非常开放的,女儿家成年了,便会被父母赶到外边住,单独搭一个白帐篷,以示可以婚配,若是有男子心动了,便可以同居一段时间,若是怀孕了,便可以成婚。

所以贵公子在现在只是唱几首情歌,这在胤祚看起来,已经非常合乎礼数了。大堂里的人大多听不懂贵公子唱的什么,福满楼也常有些醉汉喝醉了酒耍酒疯,也就随他去了。

贵公子的歌只有五六句,但以藏语唱出,句句押韵,也颇有种别样的美感。

待贵公子唱完,那大汉道:“公子要找姑娘?”

少年已经有八分醉意,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大汉哈哈笑道:“我领你去便是。”说着起身就去拉那贵公子的袖子。

贵公子明显涉世不深,那大汉拉他,他居然就起身跟着走了。

二人很快便离开了酒楼,多合隆走到胤祚身边,低声道:“六爷,有点不大对劲,那个小子要吃亏了。”

胤祚黑着脸道:“派几个人盯着。”

多合隆领命,便带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