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闹市争执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450 字 8个月前

无论清人还是蒙古人都吃不惯,连俄国的客商都不愿去,他们宁愿尝试更可口的大清美食。

至于李朝美食……街上还真没见到李朝美食,李朝有美食吗?

二丫闷着头在胤祚前面走,完全没有阿依慕那种上了街就人来疯的样子。

“别学那些大家闺秀,都是被礼教压坏了脑子的,我府上不兴这些,你爱怎么逛怎么逛,看上什么我出银子。”

听到这话,二丫眼里立刻有了神采,像条游鱼般在人群里穿梭,很快就不见了。

胤祚到也不怕她丢,一来齐齐哈尔治安极好,二来人群中还有十几个侍卫,负责保护他们。

正走马观花的溜达,突然听到前面起了争执,拨开人群走过去看,发生争执的是一间铁匠铺子。

原来是蒙古来的商人要买铁锅,买了一百口铁锅,给了三十几两散碎银子。

铁匠看银子又多成色又杂,本不愿做这桩生意,但看他们远道来的,就称了半天,终于算清了银子,找给蒙古商人五两银票。

蒙古人显然没见过银票,顿时就不干了,在他看来自己真金白银的交出去了,只拿到几张纸算怎么回事。

争执中就吵了起来,颇有要动手的趋势。

胤祚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貌似自己初见阿依慕的时候,也是闹了这么一出。

不过齐齐哈尔的捕快可比九门提督快的多了,还没等吵几句,就赶过来控制住了局势,让看热闹的百姓很失望。

随着捕快过来的,还有银行的一个伙计,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找给了蒙古人,又从铁匠那收好了银票,给两拨人做个稽,就寻觅下一处有纷争的地方去了。

简单,高效,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胤祚自己都不知道银行什么时候开展了这么个业务。

蒙古商人拿了银子,讪讪离开了,他不是傻子,自然看出来那轻飘飘一张纸,就代表五两银子。

铁匠则趾高气扬的把铁锅包好,给蒙古人送去了。

“我们铁匠行的人心眼实,一两就是一两,一斤就是一斤,客人可以在齐齐哈尔打听打听,要是有说我铁匠行一个不字的,你来砸我招牌!”

铁匠的话掷地有声,获得了百姓的一片叫好。

起身离开大堂,任凭那些官员在里面吵闹得天翻地覆。

胤祚轻慢的态度,还是让不少人心生不满的,不过等到午饭的时候,所有的不满也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午饭之丰盛,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西红柿炒鸡蛋、大盘鸡、烤馕、烤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加上满满的白米饭,雪白的大馒头,焦黄的烤玉米,香甜的烤地瓜。

在胤祚眼里,这些都是家常的农家菜,但在知县们看来,这些饭食却胜过奇珍异兽太多。

周家也是算是大家族,府里的吃穿用度在天下的官员中也是排得上号的,却也没见过番柿入菜的,这不是剧毒吗?

几个胆子大的尝了几口,却并无异样,看来毒素已消,莫非已经撒了解药?

尝试着吃了一口,微酸多汁,味道确是极好的。

那混杂在鸡肉中色泽金黄的是土豆?入口绵软,鸡肉的鲜味蕴含其中,让人欲罢不能。

那每道菜中都有的一小片火红,又是何物?含在口中有种灼热感,似是麻椒,又有诸多不同。

一顿饭吃的能让人啧啧称奇,也算是厨子的本事了。

在齐齐哈尔的醉仙楼里,胤祚坐在二楼雅间,点了一桌子美食,也开始用午饭。

看得出来,对面的二丫对一桌子饭食不怎么上心,嘴巴已经被副都统府的饭食养的刁了。

“吃不惯吗?”胤祚问道。

二丫摇了摇头,又往嘴里扒了两口饭。小姑娘今年已经十一岁了,之前在混江龙山寨上,吃的不好,所以人长得又瘦又小,看起来只有七八岁。

经过一年多调养,身段也拔高了,脸上也有了姑娘样子,只是吃饭还是狼吞虎咽的,像个小伙子,这是山上饿出来的,怕是改不过来了。

一顿饭的功夫,这丫头几次欲言又止。

胤祚只当是青春期小女孩的困扰,也没在意,这些女孩家的事情,自有娘亲去教,再不济府上的丫头也会教,自己教算怎么回事。

所以一直专心的看楼下的人来人往,大街上车来车往的繁华景象,看了叫人人心里舒坦。

“大人!”二丫似乎终于决定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