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启程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145 字 8个月前

胤祚自然明白多和隆的意思,便道:“今晚就在那过夜吧。”

“嗻。”多和隆应了一声,胤祚便挥挥手让他退下去传达了。于是车队又在路上走了许久,直走的天都黑了,清朝人没吃晚饭的习惯,到也没人觉得有异,只是胤祚在车里都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他本以为蓟县离得不远了,便想忍到蓟县再吃晚饭,谁知马队一走就走了一个多时辰,周围的护卫们打着火把继续走。

胤祚实在耐不住饿,而他身边也没什么丫鬟仆人,小吴子因为兼着贝勒府的管家,所以也留在了京城,新来的丫鬟仆人不知道胤祚吃晚饭的习惯,于是胤祚只好又撩起车帘,问道:“多和隆,咱们什么时候能到啊?”

多和隆一脸紧张之色的凑过来道:“回贝勒爷,不出半个时辰就到了,因为您吩咐过要走的快点,因此属下就把行营的位置选的远了点,卑职失职……”

胤祚示意没有关系,让马队快点行进,确实是他的意思,因为他想留下看银座银行的开业典礼,已经无了些赶路的时辰,现在自然要抓紧一些。

于是胤祚又缩回车上,之所以不在车上吃,一是因为他们带的干粮多是需要蒸煮的,没什么即食的东西,胤祚自然是不能让车队停下来就为了给他做顿饭。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康熙三十年六月二十七,胤祚终于启程奔赴关外了,随性的护卫侍从多达五六百人,排成长长的一条长蛇,因为胤祚是六阿哥,而且还身兼正二品的齐齐哈尔副都统,加上前段时间刚遭刺杀,随意如此多的随行人众也不足为奇。

大清的京官外调,一般都是不带家眷的,胤祚虽然身份特殊但也不好破例,况且此去东北虽不算是前途未卜,但毕竟不是游山玩水,把阿依慕留在京城总少点累赘。

虽然在离别前夜,阿依慕在胤祚怀里哭的泪人一般,但是在离开当天,阿依慕还没事人一样的陪着胤祚给康熙和德妃请安,倒是德妃红着眼眶叮嘱了胤祚许久。

出京之时,胤祚的车队走的是德胜门,这门因与“得胜”谐音,一般都是出兵征战只是走,胤祚这副都统因是武职,自也从这门走,而且这是京城北门,离着胤祚要去的山海关也最近,走这里也最方便。

当车队浩浩荡荡出德胜门时,就听得一声炮响,随性的侍卫告诉胤祚那是报时用的炮,现在正是午时,胤祚点点头,此时他正骑在马上,周围的老百姓把道路两旁围的水泄不通,都来一睹这六阿哥的风貌,因大清马上取天下,对后世子弟鼓励骑马反对乘车,所以胤祚出门自然要骑着马,等出了京自会钻回车里。

待前面高举着肃静回避的侍卫走出好远之后,居于队伍中部的胤祚终于缓缓通过了德胜门,通过之后,胤祚在马上回身凝望,高大的的德胜门如同一座巍峨的巨兽正凝视着他们,出了德胜门之后,四周便是一马平川,更显得城墙高耸,城楼耸入云端,让人不由为止发出感叹。

胤祚心中也是平添一股豪气,觉得自己如同出征的将军一般,车队虽然缓缓而行,但是没过多久,德胜门便在地平线上缩成了一个小点,又过了片刻终于看不到了,此时他们周围是一片山野景色,远处是些许平缓的山峦,覆盖着大片松树,近处平缓一点的地方,是连绵不断的农田,此时春耕过去许久,地里已经长出了嫩路新芽,到人小腿高,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放眼玩去,田亩连至天边,一片无边无际的嫩路,令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