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也容不得他多想,古文斌迈着发软的腿来到院前,忐忑不安地回了句,那边立刻道:“我乃县衙典史,今日来此,是有几句话要问古相公。”
“请、请问。”
“十日前,是否有位来自东省的男子来拜访你?”
古文斌陡然一惊,莫非是他那位友人犯事了?
他忙解释道:“确有此事,我年轻时曾在东省淳安书院求学,他乃我当时的同窗,这些年偶有往来。十天前,他送来了一盆兰草,我便留他在家中小住三日,其实我们之间也不是很亲密的……”
脑补了很多戏的古老爷正盘算着怎么跟友人撇清关系,却听典史道:“你家中近日可有人发热?或是腹泻不止?”
“啊?”古文斌懵逼地看向夫人,后者同样懵逼地摇头。
“不、不曾。”
外头的人似乎松了口气,“东省时疫爆发,如今已传入苏省,传来六水村。我们怀疑,时疫便是从你那位友人而来,你与他有过直接接触,因此,县尊大人下令半月内不可出有人入古府。”
“……啥??!”
古文斌只觉眼前一黑,身上阵阵发寒,突然间就心慌气短,头晕脑胀起来!
此刻他真盼着是大儿子闯了祸招来官府,闯祸好歹有机会周旋,现在可他/妈是直接索命啊!
典史还在继续,“稍后有郎中上门,你们照着郎中的指示来,兹事体大,切记谨慎。”
他话音方落,古夫人的身子就晃了晃,还没倒下,却见古老爷一屁/股坐地上,“我、我晕,我晕啊,我是不是快死了……”
古夫人也不敢跟着晕了,捏着帕子哭道:“老爷,便是黄泉路上,我也陪着您!”
“夫人!”
“老爷!”
……
然等郎中来看过,只给了四个字——啥事没有。
至少古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有发病的征兆。
这个结果程岩已有预料,因为前生苏省并未受冬瘟影响。
他此时正带着县衙的一位书办往山枝村去,如今衙门中人几乎全数出动,他们要尽快将冬瘟一事通知各村百姓。
其实本有幕僚进言,说为了稳定人心,建议暂时瞒住此事,但赵县令认为纸包不住火,早点儿让百姓知道,也好叫他们早点儿防范,以免冬瘟扩散得更快。
对此,程岩也很认同。
等他一入村,便见家家户户贴着红符,挂着红灯。
程岩心下一沉——这个年,怕是人人都过不好了……
时疫忧关性命,对于大多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命更重要。
如此不过两天,“武宁县爆发时疫”一事已传遍整个苏省!
也就是在这两天中,六水村和清溪村里,又发现五六位冬瘟患者,更是让整个武宁县人心惶惶。
苏省巡抚对此次疫病极为重视,一天之内给赵县令发了七道文书,又派遣数位官员、郎中前往武宁县帮忙防治冬瘟。
而连着好几天没出门的庄思宜还蒙在鼓里,直到这日庄棋来报。
“少爷,我听说……听说……”
庄思宜见对方欲言又止,不耐道:“要说就说。”
庄棋不敢再纠结,“我听说东省的时疫传来了苏省,武宁县已有不少人染病!”
庄思宜猛地站起身,连手中的茶盅都给打翻了,茶水洒了一桌,顺着桌沿流淌,也沾湿了庄思宜的衣袖。
庄棋想要上前帮忙收拾,却听庄思宜道:“你说什么?”
庄棋无辜地看他,以眼神说着“你听见了吧?”
下一刻,庄思宜甩手就走,几步跨出书房。
“少爷,你去哪儿啊?”
“少爷等等我!”
庄思宜当然是要去武宁县,清溪村,他自听说这一消息,脑子里就钝钝的,直到上了船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
还好庄棋机灵,为他收拾了几件衣服,还带了些药材。
冬日的江水看着都让人打心眼儿里发凉,庄思宜呵出口白气,望着江面沉默不语。
庄棋偷瞟了他一眼,小心翼翼道:“少爷,武宁县如今很危险,原本船家都不愿意去的,而且我听说清溪村很早就有人患病,您……”
“你说,阿岩会不会有事?”
庄棋一愣,“程公子吉人天相,必不会有事。”
庄思宜勉强笑了下,“承你吉言。”
江上的船随浪而晃,庄思宜的心情也似浮船一般没有着落,但不管他多急,到了武宁码头已是次日下午。
他和庄棋在船上提前喝了药,又从县里买了两匹马,快马加鞭地赶往清溪村。
但一到村口,庄思宜却勒马急停。
他印象中的清溪村安和而宁静,此时的村中同样很静,却是一种乱葬坟场般的死寂。
庄思宜握紧缰绳,扯得身下马儿打了个鼻响,那一瞬间,他终于体味到“近乡情更怯”的真实意义。
他突然不敢往前,害怕等他到了程家,却见到灵棚丧幡。
“少爷?”庄棋不明所以,催了一声。
庄思宜喉结微动,“庄棋,你先去……算了,走吧。”
马儿载着他缓行于村中,路上竟一个人都没看到,除了马蹄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庄思宜晃眼看见一户人家大门上贴着的“倒福”,突然问道:“今日,可是除夕?”
庄棋一怔,“是。”
庄思宜没再开口,只夹紧马腹,肃寒着张脸往程家去。
渐渐的,视野中出现了程家的院落,庄思宜几乎屏住呼吸,他细细一看,程家虽显得有些冷清,但并没有什么异常。
压在心头的石块陡然松开,庄思宜长舒口气,就见程岩端着个火盆推门而出。
“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