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这些盖世大能,心境早已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地步。
如今却难以掩饰自身地情绪,可想而直,上界惊变是何等严重地一件事。
“当务之急,理应于昆仑、瑶池、各大万古世家联合磋商此事……甚至,我们应该早些和妖族沟通,避免再次遭受堺外族挑拨,犯下如第三次与妖族大战地错误。”坐在次位的白衣老者,铁青着一张脸,声音清寒地讲道。
此言一出,余下的绝世强者纷纷认同的点头。
不止道门圣地,昆仑、瑶池、神武大陆的一些一流世家,都已经得知了上界惊变的大事。
……
方志身处在神阳祭坛上,却沉浸在先前悲凉地声韵中。
“这神阳祭坛,绝不是单单可以获得天轮的地方,它……还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它可能是与传说中上界连通地桥梁。”
方志神色变化,尚且年少地他,虽然知道此事颇为严重,但却并未理解其中真正的毁灭可怕。
所以转念几番思索之后,便再定心神,便重新陷入了修行之中。
神阳天轮已有六丈七尺之巨。
原本内敛于元轮中的恐怖天威,这会儿已然难以再从容收敛。
神阳天轮会时不时乍现一缕焚炼天地的神威。
这一缕神威还未从神阳祭坛内扩散出,便被九副图腾神图吞噬。
神阳天轮不断地暴涨。
元轮俨如金环傲临于天际。
一百九十种象形古符字变化尽蕴其中,一轮轮金纹印刻在元轮上面。
这神阳天轮,仿佛印刻了传天道经。
一日之后。
方志身上缠绕着徐徐金阳枷锁。
这些枷锁若隐若现,但却给人一种足以横扫八荒的寂灭之感。
神阳天轮已有八丈九尺之巨。
距离九丈,仅差下最后一尺。
这一尺,方志并未贸然踏出这一步。
一旦将元轮铸造完成,即意味着再无半点回头之路。
方志心里此时冒出了一个大胆地想法。
既然是造化,理应多得一些。
为什么非要拘束在九丈呢?
二百二十一种变化,真的是极限吗?
方志隐约觉得,并非如此,但他却无能为力。
因为这二百二十一种变化,蕴含了大道之势,方志倒是想将他所自创的灭生图造化烙印在其中。
可方志却觉得,灭生图地变化,蕴有许多漏洞。
打个比方……
如果这二百二十一种变化是顶级地存在,那灭生图仅仅算得上是中品。
其中地差距之大,实在是难以与之相比。
但这一步差距…
该如何弥补呢?
象形古字符,看似简单,实则是由诸多大道真理所演化而出地形态。
并且能够与大道发生共鸣。
灭生图的变化,缺的正是与大道的共鸣。
这一步……极其难以踏出,方志隐约间觉得,能够使变化与大道发生共鸣,仅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化为象形古字。
方志是一个不喜欢遵从束缚规矩地人。
他喜欢打破常规,或者可以称之为创新。
故步自封,遵从古制,终究只能屈居于先人之下。
可后辈为何不能踩着先人的肩膀涉足到更高地境界呢?
先人是阶梯,是给予后人涉足到更高境界的阶梯。
而非是一座难以攀越的穹顶。
一念至此,方志只觉得胸腔孕育出一股豪气。
这二百二十一种变化,全都是先人所赐,如果他仅仅全部接受。
与嗟来之食,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地武道,并非是方志地道。
灭生图是方志自创地武技,所蕴变化之精髓,令他倍感自豪。
若能将此变化烙印于自身天轮内,实在是一件可庆之事!
但问题是关键是在于,如何将灭生图地变化,熔炼为象形古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