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燕凌寒名下也有书铺,刊印书籍就很容易。
于是,赫云舒花了大半日的时间,将这些书凭借记忆抄了出来,命人送到了书铺去。
命人送走这些之后,赫云舒思考着这件事。思绪开阔之后,赫云舒有了许多的设想,这设想,让她分外激动。
刚巧,她正激动的时候,燕凌寒回来了。瞧见赫云舒这样激动,燕凌寒心花怒放,道:“从前听人说小别胜新婚,我是不信的。可如今我不过是出去了几个时辰,回来的时候娘子就激动成了这个样子,当真是让为
夫欣慰。”
说着,他的手就不老实了。
赫云舒打掉他的手,拉着他坐下,道:“你少自作多情。快坐下,我有事情要与你说。”
之后,赫云舒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听到赫云舒所言,燕凌寒一脸震惊,听到最后,他一拍大腿,道:“这件事能做成,当真是造福千秋的大好事!”
“你觉得,可行吗?”赫云舒问道。
“可行,当然可行。虽然牵扯到方方面面,也会花费许多钱财,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赫云舒提及的,是借鉴当代的教育制度,结合大渝已有的科举,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设定几年的时间,要求适龄的孩子们必须读书,请先生的钱由国家承担。
而所请的先生,自然要有一定的学识,不至于误人子弟。
如此一来,那些贫苦家庭的孩子也能够拥有读书的机会,不至于永远沦为贫苦之人。
而那些请得起先生的人家,也不至于因为所请的先生良莠不齐,耽误了孩子。
至于书籍,也需要统一,不至于无米下锅,又不至于让人钻了空子,用坏米下锅。
听赫云舒详细地阐述这些,燕凌寒大受鼓舞,他当即挥毫泼墨,将这一设想付诸笔端,落然于纸上。
之后,待墨迹干透,刚刚从宫里回来的燕凌寒又进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