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说的没错,可兵员粮饷之事,不该来找本道啊。”玉真公主微微一笑,看着沈峰说道。
沈锋点了点头:“这些事情确实不敢劳烦真人。但有件事情,沈某还是想相求一下。”
“沈将军请直说。”玉真公主回答的也是十分爽快。
“兵部尚书的位置现在还空着,朝廷一定会补缺。李林甫在朝堂之上党羽众多,这个位子他一定还会争。别的暂且不说,现在这个时候,兵部尚书的位子一定不能再让李林甫的人坐上去了。”沈锋立刻说道。
“哦?那沈将军是想让自己的人坐上去?”玉真公主随即问道。
“沈某来长安并没有多长时间,也无暇与众官员相交,更谈不上有什么自己人了。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沈某绝不会为自己而争,也没有自己人要去安排。”
玉真公主面有疑色:“既然不争,也无人安排,那沈将军为何今日来求见本道?”
沈锋在玉真公主面前微微躬身,郑重而道:“沈某只希望接下来坐在兵部尚书位子上的不是一个结党营私尸位素餐之人;希望他是一个忠君护国,审时度势之人。如此一来,大唐甚幸,百姓甚幸。”
玉真公主神色动容,看着沈锋道:“沈将军说的没错,这样的位置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坐才行。本道却也有些迷惑了,沈将军今日前来,到底是所谓何意啊?”
沈锋挺直腰身,看着玉真公主诚恳而道:“真人您身在方外,可却洞悉朝堂。沈某不才,恳请真人慧眼识珠沙中淘金,为圣上举荐一位兵部尚书来!”
“你让我去找人,然后向皇兄去举荐?”玉真公主惊诧。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沈锋点了点头,直接答道:“正是。此时此刻,沈某再也想不出还有别人有能力办成此事。之前在黄河右岸同吐蕃人打仗的时候,真人曾经手相助过王忠嗣大人,相助过无数在边疆拼死为国的将士们。沈某此次诚心而来,还望真人万勿相拒,再次出手相助!”
沈锋这番话说完之后,玉真公主神色动容。
她虽然潜心修道,可与国与民,仍旧有着一份热心。
玉真公主微微点头,然后凝神思索了片刻。
“本道现在倒是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了。”玉真公主开口说道。
沈锋便跟着上官璟元入了玉真观,在一间客房之内等了一个多时辰。
上官璟元再次过来,对沈锋说:“公主有请沈将军到后堂精舍一叙。”
上官璟元在前面领路,沈锋跟着他来到了后堂精舍,脱靴入内。
玉真公主一身白衣,在香烟袅袅之中端坐在蒲团之上,手中拿着一个拂尘。
沈锋曲腿坐在了玉真公主面前,先是躬身行了一礼。
“既然来到了我这玉真观,就不要以世俗之礼相见了。”玉真公主看着沈锋淡淡说道。
沈锋直起腰来,仍是神情恭敬的看着玉真公主,恭敬说道:“一介俗人前来,打扰真人清修了。”
玉真公主微微一笑:“沈将军和我颇有渊源,不算打扰。”
说完之后,玉真公主从身旁的矮桌上拿起一个青玉茶杯,斟了一杯茶水,递到了沈锋的手中。
沈峰将茶杯端到鼻下,轻轻嗅了一下,便觉得一股幽香扑入鼻腔,接着稍稍喝了一口,便觉得茶水先有苦涩,随即变得甘甜生津。
“真人这里是何妙茶啊?令人心脾皆舒。”沈锋赞道。
玉真公主淡淡一笑:“这哪里是什么妙茶啊。青云岭之巅长着几棵百年老松,我命人从松树上采下些松针来煎水当茶喝,沈将军刚才所喝的正是这松针茶。”
听玉真公主这么一说,沈锋细细品来,也觉得嘴里有一股淡淡的松针香气。
“常喝着松针茶可以清心益寿,沈将军要是觉的合口,待会儿离开时我命人给你包上一些。”
“多谢真人。”沈锋又喝了一口松针茶,向玉真公主谢道。
玉真公主也轻抬衣袖,举起一个玉杯喝了一口松针茶。
“本道也听说了,沈将军好生厉害啊,才一出手,一个兵部尚书和一个长安县令就倒了,实在令人刮目相看。”玉真公主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