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锋透过屋瓦上的缝隙,这才大致看清了这两名男子的相貌,只见他们长相五官既有些像汉人,也有些像胡人,就像是胡汉混血儿一样。
脱下毡帽之后,这两人头上都还带着幞(音浮)头。这是唐代官员常见的一种黑色软纱头巾,将整个头发包住,从后面垂下两条黑带子。
尤其是朝堂上的武官或是各州府有身份的校尉官军,因其佩戴简易不影响活动,也很是精神,更是喜欢带上幞头。后世的乌纱帽,正是由幞头演化而来。
沈锋在西域诸城都见过带着幞头的校尉官军,看这两人在宽檐毡帽中还带着这样一个幞头,心中更是奇怪?
难道这两人是官军?
唐代对各民族都很是包容开放,胡人也可以在朝堂或是军中任职,也可以和汉人女子通婚,故而大唐民间也有不少的胡汉混血儿。
借着屋内的灯光,沈峰也仔细看了看这两名男子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圆领贴身的暗红色外袍。
沈锋心头一颤,若是这两个人的腰间再箍上一条熟牛皮腰带,挂上一把官军制式的障刀或是横刀,完全就是一个衙门里的武侯或是州府里低阶军官的打扮!
这两人到底是何身份?如果真的是官府中人,为何要遮掩穿戴出门?还赶在了宵禁之前来到了这处驿馆,鬼鬼祟祟的同这两名胡人男子见面?
沈锋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两个人不像是六煞堂的人。
之前他也算和六煞堂打过好多次“交道”了,从来没有发现六煞堂的成员之中有胡人,或是胡汉混血儿。这个组织似乎有些排外,成员俱是汉人。
还有这两人的神情气质,也给沈峰一种感觉,确实不像是六煞堂的人。
进屋之后这四个人并没有立刻开始交谈,只是微微点头致意。
接下来的一幕更让沈锋有些大跌眼镜了:屋里这四个男人,竟然开始同时脱起衣服来!
就听杨感恭敬说道:“启禀阁主,这密信乃由用离此不远的安康府分堂发来的,之前属下已经传下命令,让乘烟阁各处分支全力追查地劫堂堂主及六煞堂余孽的行踪,刚刚他们便传来了消息。”
沈锋一惊:“怎么,追查到他们的行踪了?”
“据安康府分堂汇报,昨天下午申时,有一队人马从北城门进入了安康府城池之内,这队人马也有十几人,安康府离庆州城不远,从距离、时间和人数上来看似乎能和六煞堂那伙人对得上。但当时那伙人都是蒙面,咱们也不能确定这一队人马到底是不是袭击老阁主和您的那些六煞堂余孽!”
沈锋一阵悲愤又涌上心头,道:“管他是不是,只要有所怀疑咱们就去探一探!他们入城后住在哪里?”
“安康府城西的一处宅院。”
“咱们这就出发!”
半日之后,安康府西城一处宅院。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即将宵禁,街道上的行人都在往家里赶,官府的武侯和巡城兵士也开始陆续出现。
两个身穿便服的男子走在城西的街道上,沿着这所宅子外面的道路边走边暗中观察。这两名男子一人身材高大壮硕,另一人身材瘦小纤细,乃是女伴男装。这二人正是沈锋和杨念。
杨念轻功极好,沈锋让她和自己一起来探查安康府的这所宅子。
二人刚刚绕到这宅院的后门,就见两名男子骑马走了出来。
此时马上就要宵禁,路上的行人都在往家赶,怎么这两个人还敢出来,而且是骑马上街?
沈锋急忙和杨念一起闪到一边,只见这两名男子身材壮硕,穿着暗红色的圆领袍,头上带着宽檐毡帽,看不清相貌来。这两匹马的马鞍后面都还驮着一个布包袱,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这二人纵马缓行,沈锋和杨念装成往家赶的样子跟在后面。
天色愈发昏暗下来,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路旁的建筑里已经开始掌灯。这二人此时加快了速度,纵马在街上奔驰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