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岑公子

烽火盛唐 苏男 2273 字 2024-05-17

王忠嗣也知道他和钟离素之间有不一般的关系,也乐见这二人能够成就好事,欣然应允,只让他不要误了去长安参加凯旋庆典。

至于沈锋的那位诗仙大哥么,向来是随意性子。此次征讨吐蕃立下大功,斩杀了两位吐蕃王子,他自己也是心满意足,很是爽了一把。现在仗已经打完了,李白不愿继续留在军营受管制,也并不在乎什么封赏,还想要四处自由自在的游历一番。

沈锋辞别众人,自己骑着灰卢马,从瓜州抄近路赶往凉州去。

行了几日,沈锋来到一处唐军关隘。此处距离瓜州仍有一段距离,沈锋排队入城,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位青衣公子,骑着一匹消瘦白马,马鞍后面挂着两个鼓鼓的牛皮背囊,估计里面装的都是行装,像是远行而来。

到这位青衣公子入关的时候,守关的老兵似乎认识他,笑着问道:“原来是岑公子,怎么又从这过了,这次去长安赶考可好?”

这位岑公子长长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马伯,你在这守关也有四五年了吧?每次我去长安赶考回来都能遇到你,这次也是。”

守关的马伯哈哈一笑:“岑公子莫要介意,老头我也是关心你,明年我就退伍回家了,公子想见也见不到我了。”

“哦,马伯也要走了,唉,这些年来多谢马伯行方便!”岑公子有些伤感的说道。

“公子别那么说,希望你明年金榜题名留在长安吃琼林宴,再也不要从这个关口过啦!”马伯哈哈一下,查看了一番岑公子的通关文牒后便抬手放行。

沈锋便知道这位岑公子是位屡屡落榜的读书人,估计也是饱受打击,还在这里被这位守关老兵给善意的刺激了一下。

华夏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成型,在唐代已经逐渐成熟完善。虽然这套科举制度还算公平,为底层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但也把他们给折磨的不轻,且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古时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亦有四大悲: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子心!

范进中举的故事沈锋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曾经学过,也是印象深刻,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读书士子,沈锋心中也是暗暗感叹。

沈锋向那位守关老兵出示了一下自己的官牒,顺利放行。

沈锋仍是慢慢骑马跟在这位岑公子的身后,就听这位岑公子骑在马上仰头向天,又叹了一阵子气,然后缓缓念出几句诗来: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沈锋心中暗笑,看来这位岑公子还有些自我解嘲的情趣,索性纵马上前和这位岑公子走成一排。

“公子好诗啊!”沈锋笑着说道。

岑公子转头看了沈锋一眼,苦笑一下:“这位官爷别拿我开玩笑了,一个落第士子,随口念的打油诗而已。”

“公子怎么知道我是官家身份?”沈锋一惊。

岑公子淡淡说道:“官爷刚才过关的时候出示的是官牒,我无意间看到了。您虽然身穿便衣,可马匹上的鞍辔都是军中制式。还有,您身上带着的佩刀是大食宝刀,这东西极为罕见,买是买不到的。我听说黄河右岸同吐蕃作战的王忠嗣大人领军灭了一支大食骑兵,这大食刀应该是战场上缴获而来,你是王忠嗣大人麾下的一位军官吧?”

沈锋心中惊讶无比,没想到这位岑公子的观察竟然如此细微知著!就看了自己这么几眼,便将自己的真实身份猜的是八九不离十,这等眼力和见识着实厉害!

沈锋点了点头:“岑公子好眼力,本官正是王大人麾下折冲都尉沈锋。”

岑公子急忙转身在马上向沈锋躬身行礼:“见过沈都尉!”语气很是尊敬和客气。

沈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岑公子,只见他五官端正眉目硬朗,肤色微黑,倒不太像是个弱不禁风的读书士子,反而像是个久居边塞的行伍之人。

沈锋心中很是好奇,开口问道:“请问公子如何称呼,哪里人士?”

岑公子急忙回答道:“在下岑参,仙州人士!”

沈锋心中立刻咯噔一下子:岑参,莫不是那位和高适齐名,人称岑高的赫赫有名的大唐边塞诗人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