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锋现在渐渐明白了,真正的军人不是去掠夺和侵占,而是去守卫和保护!
看沈锋陷入沉思默然不语,王忠嗣也没有追问。
“无论怎样,你现在回来了,是我大唐的子民,是我大唐的都尉!”王忠嗣的话语带着一丝激动,很罕见。
沈锋心中亦是豪情荡漾,一股热血在沸腾!
在这间屋内的,是两个真真正正的军人。
“报!有军情奏报!”大堂外,一名唐军军士的声音传来。
“进来!”王忠嗣立刻发话。
一名唐军传令兵迅速跑入堂内,将一份军情奏报递给了王忠嗣。
“前方已探查到了吐蕃的先头部队,共约一万人,据玉川城不到五十里!”那名唐军传令兵语气急促的说道。
“是何兵种?”王忠嗣一边展开军情奏报,一边问道。
“大都是骑兵,还有少数的弓弩手和攻城部队。还有,据前方斥候探知,这支先头部队竟然不是吐蕃人!”
“不是吐蕃人,那是什么人?”沈锋诧异,开口发问。
“是吐谷浑的部队,由他们的伏山可汗统领。”唐军传令兵随即回答道。
“吐谷浑?”沈锋转头看着王忠嗣,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王忠嗣解释道:“这吐谷浑是夹在我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一个小国,原先一直同我大唐交好。吐蕃势力强大起来之后,吐谷浑便归附了吐蕃。没想到这次他们也跟着起事,竟然敢向我大唐发兵!”
沈锋领着这些弓弩手一边跑着,一边脱掉了身上的吐蕃长袍,露出了里面的贴身紧短衣服来。每个人的腰带上还挂着一盘绳索,上面有一个精钢打制的飞爪。
待跑到城墙跟前的时候,沈锋和弓弩手们都解下了挂在腰间的飞爪绳索,在城墙下抡了几圈之后用力上抛,一个个飞爪便扣在了城墙的墙垛之上。
沈锋和那些弓弩手便双手抓着绳索,将已经上弦装箭的手弩挂在腰后,迅速沿墙攀爬上去。城墙上偶尔有几个吐蕃士兵露出头来,弓弩手们立刻换手持弩,这些吐蕃士兵瞬间便被弩箭给钉在了面门之上。
城墙上的守兵刚才都忙着掩护松都赞普逃亡,还有很多人已经下了城墙,跟随着松都赞普向城内撤去。
王忠嗣估计的没错,吐蕃守军们现在正忙着保护他们的主上松都赞普,确实没有立即展开布防,这也的的确确是一个攻城的良机。
有几根绳索被城墙上的吐蕃守军给砍断,几名唐军弓弩手坠下了城墙,或死或伤,其他人更是加速向上攀爬。一刻钟之后,沈锋还是领着几十名弓弩手跳过了墙垛,跃到了城墙之上!
城墙之下,王忠嗣骑在马上,昂首肃立。
看着沈锋的身影消失在了城墙之上,王忠嗣长长叹了一口气,赞叹道:“真乃神人也!”
一刻钟之后,玉川城的城门从里面缓缓打开。
沈锋的身影又再次出现在了王忠嗣面前,只见他挥动起了手中带血的障刀,激动的大声喊道:“王大人,快领兵入城吧!”
“入城!”王忠嗣畅快淋漓的大喊了一句。手下几百名骑兵立刻扬鞭催马,跟着王忠嗣一起冲入了玉川城内。
不远处的黄河岸边,一队队唐军士兵手持火把渡过了河面上的几座浮桥,队伍连绵数里,像是一条条火龙一样,全速向玉川城这边冲了过来!
黎明时分,太阳终于缓缓的跃出了地平线。
微弱的晨光之中,一面硕大的王字军旗立在玉川城的城楼之上,迎风招展。
一夜鏖战,唐军全部收复玉川城。松都赞普在手下兵士的拼死掩护下,仍是逃了出去。
玉川城内,原先的太守府在陷落之后成了吐蕃军队在城内的指挥所,现在又被王忠嗣给夺了回来。稍稍打扫了一下,又成了唐军在城内的临时指挥所。
两万大唐军马已经连夜渡过了黄河,全部驻扎在了玉川城内。自从几年前玉川城被吐蕃攻陷以来,唐军终于在黄河右岸有了一个自己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