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顾念准备做一批腌芋艿,攒点钱先把这个冬天过了再说。这么想着,顾念手里的动作就更加利落了起来。小时候她可没少跟着奶奶学这些手艺,虽然后来生活过的好了,但是顾念闲暇的时候,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做点儿手工。
“阿念,你这个是?”孙氏有些不解的指着顾念手里正在编的篮子。她可不记得顾念有这个手艺。
看着孙氏一脸懵逼的样子,顾念连忙解释:“娘,这是棕榈,叶子很硬,可以编成篮子。我看咱们村子里大家的篮子都是竹条编的,自己做费劲出去买还挺贵不耐用,我就想着用棕榈编一点儿,过两天跟那些小玩意儿一起,拿到镇子上去换钱去!”
听了这话,孙氏不敢相信的看着顾念的手,虽然被她简单的缠了一圈儿的布条,但是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她的手已经被锋利的棕榈叶子割出了好几道口子。
“阿念,”孙氏说着,蹲在顾念的身前:“明日我就不去山上做活了,我多砍些棕榈叶子回来,同你一起做篮子。”
听了这话,顾念连忙点头:“好啊好啊,到时候咱们多做一点,上镇子上也能多卖钱银钱回来!”
孙氏看着顾念脸上飞扬的笑脸,虽然总觉得这个儿媳妇和之前大相径庭,但是看着她鲜活的表情,却由衷的感到开心。许啸行刚死的时候,顾念明明是新媳妇,却了无生气,甚至连土匪来了都没躲。这会儿看起来虽然跟之前差很多,但是至少有人气儿了。
这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吧。孙氏想着,抬头看了一眼自家的院子。为了给许啸行办丧事,她把家里能卖的都买了,银钱也就十几文,这会儿看起来,着实冷清。
顾念编好了一个篮子之后就打着哈欠洗脸洗脚睡觉去了,而孙氏则在院子里,捧着她做好的那个篮子,一直到了后半夜才去睡。
在孙氏出门后不久,顾念坐在院子里一边编篮子一边教许宁认字,院子的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男人窜了进来,手脚麻利的把门又关上了。
孙氏回家就发现自家儿媳妇不见了,正准备出去找人的时候,就看到儿媳妇蓬头垢面满身泥土的从山上下来了,手上还垮了个破破烂烂的篮子,上面堆满了叶子,身后还拖着一扇捡来的棕榈叶子和一捆枯柴。
当她看清楚篮子里的叶子的样子的时候,赶紧上前,接过顾念手里的芋艿篮子就想扔到了一边。
“娘,你干嘛啊?”顾念一脸的莫名其妙,要不是她眼疾手快,芋艿可就要滚一地了。
“你拿这些东西做什么!”孙氏骂道:“这是痒痒草!有毒!”
听了这话,顾念心里了然。她还以为没人知道芋艿呢,看来是知道的,但是因为芋艿的弱毒性不被了解,导致大家“谈芋变色”。想到这里,顾念笑了起来:“娘,您先别着急,我们回屋我给您仔细的解释解释!”
回到家里之后,顾念找了一个干燥的角落,把芋艿堆放好之后,捡了几个个头儿比较大的,在孙氏的注视下,洗干净之后,放进了锅里蒸了起来。
“你这是……做什么……”孙氏虽然很想阻止顾念,但是看着她熟练的动作,一点儿也不像之前那个动不动就哭啼啼的小媳妇儿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意外。
而从这意外里回过神来,顾念的芋艿就已经下锅了。
“娘,这个东西可好吃了,今天晚上我们就不吃别的,就吃芋艿吧~”说着,顾念在灶里捅了捅。她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住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奶奶做饭的时候帮奶奶烧火了。今天上山的时候,顾念顺手捡了一点儿枯树枝回来。虽然说比不得那些可以拿去卖钱的柴火,但是自己烧火用起来,也是特别棒的。
过了一会儿,顾念拿着一只筷子到灶前,拿着筷子捅了捅芋艿,发现已经熟透了,赶紧起锅,端到了孙氏的面前。
“娘,您相信我,这个东西比馒头都好吃!”说着,顾念顾不上烫,伸手拿了一个芋艿,剥了皮之后,放进了孙氏的碗里,然后又剥了一个,“呼哧呼哧”的吹着热气,正要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