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废后9

“太后圣明。”吏部尚书道。

诸瑛向吏部尚书点点头,继续道:“工部屯田郎中考绩下等,除其职位,擢员外郎向平升任,负责此事。”向平就是此前诸瑛调去负责试种红薯之人。

“臣领旨。”向平出列谢恩。

诸瑛又道:“各州县在推广红薯之时,正好可以寻访记录老农的经验,若有人发现良种,或改良了农具也可一并上报,转交向郎中。”

“太后放心,吏部上下定会尽心做好此事。”吏部尚书应道。

此事说完,诸瑛又问起澜江堤坝加固的情况,澜江时有泛滥,去年虽然平静,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散朝后,吏部尚书找到向平,亲切道:“向郎中有需要尽管来吏部,谁不配合,郎中直接告诉我。”

“谢过温尚书。”尚平郑重地行了一礼。

“自家人,且都是为国效力,何谈谢字。”吏部尚书含笑向皇宫方向拱了拱手。

向平应是。

退朝后,诸瑛回到乾元宫,换了常服再前往六部,新科进士除了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官,其他人都要在六部先接受培训,表现好又正好有职缺就能直接上任,不过上任第一年要是做得不好,这官也是当不下去的。

诸瑛当初知道这点时颇为惊讶,大昭立国后施行的制度颇为优秀,比之现代也不显落后,只是时日久长,不免法纪松弛,毕竟相比外放的辛苦,京官舒服多了,而且升迁的机会也大,士子为谋求一个留京机会费心钻研,加上考察不严,以权谋私之事便多了。

对于这点,诸瑛没有大刀阔斧地动手,而是从这届开始,每隔几日便来六部巡视一番,考校这些进士对政务的掌握,尤其是全面能力的发展,对表现优异的诸瑛不吝赞扬和期许,诸瑛表明了严抓的态度,下面人自然会上心。

诸瑛照例考校勉励了一番,才前往勤政殿,心中寻思,正好从这届进士开始全部外放,再从外放官员中挑选优秀者入京为官,如此几次,形成惯例便可。

如今吏治已有几分败坏,要整顿吏治必要严肃监察考核制度,如今的考功郎中行事只求不功不过,考功完全流于形式,只看年限背景,必要选择一个背景强势且公正严明的人替换,考功司下面的人也要筛选一番,好的留下,还有言官也要动一动,诸瑛琢磨着人选,一边批改奏折。

待处理完奏折回到乾元宫,诸瑛就见乳母一脸喜色地迎上来道贺:“恭喜太后,皇上会说话了!”

“哦?”诸瑛一挑眉,去了小皇帝的寝室。

小皇帝看到她,吐字清楚地喊了母后二字,诸瑛笑了笑,让人打赏乳母。

时间过得挺快的。

诸瑛逗了会儿小皇帝,便回到自己的寝室休息,她对小皇帝一向是周到有余亲近不足的。

几日后,诸瑛以不称职及贪污受贿为由革去考功郎中职位,并且声明因贪贿革职者,三代不许科考,郎中一职由原礼部郎中王晨担任,同时贬谪了考功司下面不称职的官员。

说来,王晨与原主也算沾亲带故,其所属王家与温夫人娘家同宗,原主被废后,王家失势,王晨所属的王家也受到牵连,如今虽是平调,但考功郎中一职明显权利更大,王晨为人公正,资历也够,综合下来是个不错的人选,足以堵住那些暗里反对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