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走出了饥荒的阴影,村里头原本连狗都没有了,现在有狗了,许爱党领了两条狗来看仓库,四月份种下去的稻七月份就该收了,七月份还要再种一波。
那两条狗瞧着凶狠得很,拴在仓库的两边,朝你吼两下腿都软的,他们主要是晚上看守,许爱党怕有人起贼心。
许愿第一次见着别的生物,感兴趣得很,看着似乎也没什么攻击力,她想去摸一摸,陈双哪儿敢,这两头狗再看到许愿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收敛了戾气,坐定了下来,尾巴一摆一摆。
“汪汪”叫声也明显的柔和了。
许愿能感受到它的善意,以为这是教她说话一样,笑嘻嘻地学着说:“汪汪”
六月份的时候,许传光订了亲,和隔壁村的一个姑娘,家里头也是和善的人家,刘燕子和许卫国也不吝啬,准备了时下流行的缝纫机作聘礼,那户人家也弄了辆自行车来做嫁妆,让村里头津津乐道了许久。
知青们翘首以盼的回城的消息一直没有传来,期待到失望、绝望,连张栋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了。
许爱党对这群男知青还是很有好感的,说:“这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要是一辈子回不去,你们也总不能一辈子等着,孩子,好好过日子,该结婚该咋滴,总归日子要过下去的。”
男知青也才半大的少年,在这边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男儿们也哭了起来,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到了年纪,总得要结婚生孩子。
最后总是不得不接受现实,张栋因为儒雅的气质、性格又好,村中不少姑娘喜欢,还是在村里头安家落户了。
安妍和张栋差不多大的岁数,安太太为她的终身大事发愁了许久,没想到她和许传鸣看对了眼,两人同进同出的,许传鸣半大的少年,除了许愿,接触最多的就是安妍,安妍模样虽普通,良好的家庭所赋予的气质却是难得的。
安妍比许传鸣大了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两家也都没啥意见,安家也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许家是最好的了,安妍嫁给许传鸣,以后还能有机会回城。
许愿自然欢喜从小认识的姐姐和哥哥在一起,她也不用再花费时间和新嫂子磨合。
等许传鸣十八岁的时候,两家人给他们办了婚事,安家没办法亲自出面给安妍送嫁,嫁妆却办得很全,许家也不差,按着时下最流行的聘礼给办置的,女知青们也是嫉妒得不行,纵观许家港,适龄的男儿中就许传鸣的条件是最好的。
时间这般推进着,第一批知青们基本上都在村里结婚、嫁人,又来了一批。
一九七六无疑是特殊的一年,年初送走了敬爱的总理,举国悲痛,就在这个月,开国大将军也与世长辞,许愿看到柯首长听到这个消息后,朝着背面敬着礼,流着泪,她也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泪。
如果说,这个时代最让人怀念的,大概就是最淳朴的信念和感情。
许愿照常每个月去城里住上两日,筒子楼里依旧挤挤攘攘,许愿不常来,但不少叔婶都还记得她。
“小愿都这么大了,长得可真俊,定了人家没啊?”
许愿已经十五岁了,身姿窈窕,皮肤白皙,大大的杏眼中又黑又亮,总是笑着甜甜地问好,厂里头不少人家私底下都有些想法。
许援朝回回都笑着打太极:“还小呢,不急着。”
每回许愿来,许传东最高兴,他觉得他姐做的菜比妈妈好吃。她一来,安太太必是要来的,然后塞一堆东西给她,尤其是上个月安妍怀了孕,安太太很想亲自去看看,却又怕害了她。
许愿带了一堆东西,恰好厂里有货车可以顺带带一下她,许愿也是经常坐厂里的货车,货车经常要给郊外的一个部队送物资,经过离许家港近的一条大路。
许愿熟门熟路地找到这车儿,就在那儿等候司机师傅,天气热得很,她把蛇皮袋子放车边上,擦了擦汗。
旁边有一辆军用吉普车,许愿多看了两眼,没想到车底下还有一条狗,大狗吐着舌头,应该也是热得不行。
狗看到她,耳朵动了动,慢慢从车底下爬了出来,有些迟疑,许愿蹲下来笑着招了招手,那狗就撒开了蹄子朝她跑过来。
看到防盗章的宝宝们,补足订阅或24h后
许老头站起来,踩了踩地上的烟灰,“都过来。”
男人们都到堂屋里去,这种大事情女人家是插不上嘴的,许愿看着许老太太在摸眼泪,啊啊啊地就要拗过去,陈双抱不住她。
“来来。”许愿叫唤道。
许老太太擦干了眼泪,转过来抱过许愿,“援朝媳妇,看看锅里的窝窝头是不是好了?”
许愿用小手摸了摸她的脸,然后脸贴上去。
许老太眼睛发酸,连个小囡囡都知道心疼她。
陈双把窝窝头给拿出来,刘燕子帮她把火给熄了,张招娣一听分家早就跟过去了,生怕自家吃亏。
陈双给三个小子一人一个,勤英和勤芬咽了咽口水,殷切地看着她。
陈双做不到视而不见,抿了抿嘴,也给了一个:“你们姐妹两分一半吧。”
勤英抓了就跑,勤芬还没反应过来,瞬间泪目,喏喏道:“小婶婶”
陈双无奈,从许愿那个上撕了一小半给她,勤芬捧着闻着香气也舍不得吃,先伸出舌头舔了两口。
陈双递一个给许老太,半个那个塞许愿手里,许愿没牙,就是含在嘴里抿啊抿,软化了就可以吃进去了。
许老太坐在灶头边上,一边细嚼慢咽,一边说:“男人的事情,我们插不上,就是别做那搅家精就好。”
两人都明白许老太说的搅家精是谁。
刘燕子和陈双自然都是希望分家的,三房拥拥挤挤在一起,矛盾只会越来越多,还有个像张招娣这样一直盯着你的妯娌,怎么能过得下去。
你说谁家没点私己,张招娣偏偏就是好处全都占了。
那边许老头正也说着分家的事情:“咱们家这房子是老大的,我和你们娘也跟着你们大哥,这个没什么问题,你们就自己选一块地,另起吧。卫国,你不用起房子,钱就多分一点给卫民和援朝。”
许卫国点点头。
张招娣眼睛一亮。
许老头继续说:“咱们家的继续主要都是援朝挣得,这些年援朝在厂里的工钱都是上交的,这几年饥荒也都是援朝撑着,咱们家才好好的,援朝多占一成”
许老头还没说完,张招娣就叫了起来:“公爹,你咋能这么偏心呢!援朝是工人以后还能赚,大哥大嫂有你和娘,我和卫民靠谁啊!”
张招娣捅了捅许卫民,让他赶紧说话。
满屋子的男人就她抱着许传根,许老头不满地瞥了她一眼:“男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许卫民不得不说道:“爹,我知道你瞧不起我,你器重大哥,疼援朝,就看不起我,可我也是你儿子啊,你咋能这么对我呢?援朝能挣钱,我在家里头侍奉你们也没少出力啊!”
许老头气呼咋呼,烟杆子都拿不稳了,许卫国忙扶住他,“爹,爹,您别气坏了!许卫民!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瞧不起你!”
许援朝握住许老头的手,道:“爹,就五五分好了,我没事儿,勤快人怎么也饿不死,他说得对,我钱没了还能再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