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兖州刺史刘岱

“宋江你!……你敢杀我?”刘岱双手紧紧抓着被林冲勒住的脖颈,吓得面无人色,强自嘴硬道。四周将士听得声息,也都围将了上来,俱高举刀枪紧对宋时江三人。

宋时江环顾四周围将上来的将士,纵声大笑,朗声说道:“刘刺史,宋江绝无杀你之意。只要刺史你放我等三人离开,某自会放了刺史大人。否则,别怪我鱼死网破。”听得宋时江如此一说,林冲右手的刀又紧了几分。

那刘岱分明地感受到了冰冷的刀锋,吓得他直喊:“放、放、放……你们都走开,放宋县令离开。”

“那多谢刺史大人”宋时江微笑,“但是还是得请刺史大人陪我等走点路。让你的将士不许跟着,等我等到了安全地带,自会放了你。”

刘岱哭丧着那老朽满是皱纹的脸:“说好不杀某的。”

“刺史,放心,我等绝不会杀你,我等可不想背个谋杀上司、破坏结盟的大罪。除非你要杀我等,那我等就顾不上了咯。”林冲紧紧勒着脖子的手,怒声说道。

“好、好,某跟你们走。来……来人,备马。……你们不许跟上来。不你们远远都跟着……不许跟太近。”刘岱哭喊着。

“一箭之外!”花荣边走边举弓搭箭冷冷说道。

“对……对,一箭之外……一箭之外。”刘岱被林冲倒拖着,只好扯着嗓子喊道。

四人到了大营之外,匆匆坐上马背,林冲挟持着刘岱同驱一马,四人三马急向自家营寨而走。

身后刘岱帐下将士也忙驱马跟了过来,只是不敢跟得过近,数千人远远的跟随着。

刘岱见得人太多,又赶忙地喊道:“不要太多不要太多,其他营寨……其他营寨要注意到的。回去回去。”

宋时江俯身边驱马疾行,边转头讥笑道:“刺史大人,也怕其他大人看到刺史的模样呀。”

刘岱哭丧着脸,说道:“宋县令,一会到了地头,你们就走吧,某不为难你们了。今日之事就当没发生过,好不好?”

“刺史能当做没发生过,不怪罪我等,这个最好。否则刺史今日之狼狈丑样,某必公之于众;刺史吞并盟军之险恶用心,某也必公之天下。”

“不怪罪不怪罪。”刘岱素以名士著称,面皮之事大于天,怎可以被人知晓。他忙回答:“今日事今日就了。明天各路诸侯一起某绝不多说一句。”

“如此最好!你若说了也是你丢脸,哈哈哈!”宋时江觉得畅快极了。

见得已是大致安全,林冲一把丢下了那刘岱,三人紧夹马背,呼啸着往自家营寨赶去。只可怜这老迈的刘岱,被林冲丢了个头破血流,狼狈不堪。身后一箭以外的将士们急急赶了上来,扶起刘岱。刘岱一巴掌打向了那最近的将士,骂道:“没用的家伙,这么多人搞不定三人。”将士们俱敢怒不敢言。

“痛快痛快”三人驱马奔驰,林冲大笑道:“看看吧,这些所谓的高官,所谓的名士,他们的嘴脸。这样的高官这样的名士,怎么配做大汉的脊梁。哈哈”

宋时江也是大笑,他骂道:“这就是刚刚歃血聚义的诸侯,各个心怀鬼胎,能成什么大事。大汉注定不会久远了。天下,这天下还是得靠我们!”

宋时江随着乔瑁步出大营,正欲策马回自己营寨。突然一士卒奔跑而至,行礼问道:“可是寿张县令宋江?”

宋时江停了下来,问道:“正是宋江,何事?”

那士卒说道:“兖州刺史令小人宣宋县令至其营寨见他。”

“兖州刺史……刘岱?”宋时江不禁用眼睛询问了一旁的乔瑁。乔瑁牵马,注视士卒并不言语。

宋时江说道:“好的,你先回去,宋某一会自会过去。”那士卒于是离开。

“刘刺史召我何事?”宋时江问道,“太守能否指点一二?”

“公明可熟悉刘岱?”乔瑁冷笑一声,说道。

“宋江位卑,不曾接触。”

“老夫却是多有接触。此人表面孝义仁慈,实则虚伪不堪,心胸狭窄,年老而好色。前番贪我家大乔美貌,曾向老夫提出嫁娶,哼,比老夫年岁还大之人,乔某怎会同意。见乔某不同意,这刘岱就多在政事上为难老夫,狭隘不已,可笑之至。今日寻你,想必也不是好事情呀,宋县令自可揣摩一二。”乔瑁愤愤的说。

“多谢太守相告,宋江心中有数了。”宋时江拱手拜谢,“那宋江权且去一趟,回来再禀告太守。林冲花荣留下,其余也随太守回去。”

“去吧。我等先回了。”乔瑁跨身上了马,率着众将先行回营。

其实不用乔瑁敲这边鼓,宋时江心中是有点小数的。乔瑁与刘岱两人并不对付,刘岱兖州刺史这个位置的前任是谁?正是东郡太守乔瑁呀。可以想象得出乔瑁被夺了刺史之位屈任一介太守的心情。就算是政务的正常交替也都可以想象,更何况是被赶将下来的呢?从两人并不同路前来会盟就可想而知。宋时江目送乔瑁离开,也跨身上马,三人往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营寨而走。

到得刘岱大营,三人正欲进入中军大帐,帐门守卫拱手道:“只许刘县令一人进去,护卫不得入。”花荣大怒,正欲发话。宋时江拍拍他的肩膀,自己一个人进了大帐。林冲花荣于是紧靠帐门,持兵护卫在外。

大帐甚是宽阔,居中几案后正跪坐一人,那人悠悠说道:“可是东平寿张县令?”

宋时江来不及细看,忙俯身作揖拜道:“寿张县令宋江拜见刺史大人。”

“哼,你眼中可有我这刺史?”那人冷哼一声。

“大人哪里话,宋江位卑,怎敢如此?”

“你是东平寿张令,那怎的和那东郡勾结一气?”刘岱声色俱是严厉,“那东郡乔瑁不服我令,擅做一路,其心可诛。你却与其为盟,同进共退,是何居心?”

宋时江暗想,果然是眼红我与乔瑁结盟的,且看看这刘刺史想做个甚。他躬身说道:“大人息怒呀。宋江只是恨那董卓篡权,祸害朝纲,欲报忠良之节耳。幸之前为逐黄巾,某散得家财,聚了些许人马,方敢言事。可惜某官小位卑,不敢独自一路,而那东平相毕轨懦弱年老不能聚义,遂宋江只好寻得东郡乔太守,但许驱驰,只为讨伐董贼呀,刺史大人。”

“好,宋县令,你的忠义之心某知晓了。先前勾结一事某可以不怪罪于你。”刘岱之前声色俱厉只是一个大棒,他脸色于是变得和蔼:“如今某一州长官亦来得这会盟,而你现在也做了独立一镇。接着你该如何做呢?可是知晓?”

“宋江知晓,宋江必尽心竭力驱逐董卓,万死不辞。”宋时江双手抱拳,正色说道。

“就这样?”刘岱眯眼抚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