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日理万机,许多大事需要抉择,还有对中原诸侯的进攻布局,后宫妃子的造人计划等,都需要他亲自参与才行。
李秀宁听到他要灭李阀,顿时慌乱起来,冲前几步道:“能否放过我的家人,别杀他们。”
“不是我亲自带兵,双方交战,箭矢无情,我很难保证,除非他们临阵投降,我可以赦免死罪,也能在长安做个太平候。”
李秀宁担心之心,眼泪忍不住打转,她现在真的有些惧怕大华了,盟军那么多人,都被大华以少胜多,单单一个晋阳之地,如何能挡住大华的雷霆攻势?
可是,她又觉得,暂时让李家人放弃抵抗投降,也不现实,父亲做了一辈子的太平侯爷,好不容易登基为帝,还毒杀了代王杨侑,岂能再走回头路,归顺大华,做一个亡国侯?
“如若李唐失败,恳请陛下让将军不要伤害我的父亲和兄长,保住他们性命,秀宁愿意从此侍奉陛下,永无二心!”
心高气傲的平阳公主,得知大华要对李阀用兵,担心之下,还是选择了屈服。
没有办法,她不想家人都成为刀下之鬼,否则自己活着,连个亲人都没有,除了赴死,活着也没有了意义。
不过,罗昭云不为所动,因为李阀的威胁太大,可以留下李渊、留下李元吉,但是李大、李二,以及李玄霸,必须要干掉,剪除李阀几位核心青年,其它人也就不足为患了。
李渊再牛,过了五十岁,还能有何作为?但他的几个儿子,却不能活着带回长安,这是罗昭云深思熟虑的事,瞥了李秀宁一眼,没有给任何承诺,只是微叹,然后转身离去。
罗昭云在偏殿,先后召见了刘文静、史万宝、段志玄、张公谨等人,这些都是大唐文臣武将,被俘虏了,一直闲置软禁,好吃好喝,一个多月过去,各种对大华有益的消息,也陆续透露给他们。
时间一长,他对大华渐渐有了归附之心,更知道李唐已经失败,逃回了晋阳去了。
他们对李唐谈不上多么死心塌地,有的是在晋阳时候投奔,如刘文静,那是因为他人在太原,没有其它比李阀更好的投靠对象。
像段志玄、张公谨等,则是在长安时候,投奔李阀军队,被人引介给李二,得以重用,但接连失利,他们的名气还不响亮,此次被俘,能被赦免没有砍头,心中对大华已经很感激了。
罗昭云亲自接见,这些人都受宠若惊,在即将失去建功立业之心时候,大华皇帝的接见,给他们很高的礼遇,都感到一种莫名兴奋。
每个人都是单独谈话,罗昭云简单询问了一下家族、目前家人情况,以及各自特长,期待官爵和职务,然后由吏部评估,给予封官。
“能够直接做官!”几人心中都有些激动。
“臣一定鞠躬尽瘁,为大华效力!”几乎每个降将降臣,最后都这样极力表达自己的效命和忠心。
罗昭云并不怀疑,因为这些人的人品还不错,不是那种阴奉阳违之人,他们重承诺,而且与李阀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所以,值得重新启用。
安置了这批人,罗昭云还去见了李秀宁一次,她目前也被安排在宫内居住,在某一偏宅院落,为禁军把守,等于软禁了。
李秀宁有武艺,但是并不高强,不可能飞檐走壁,自己逃离偌大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