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留下太子守城!”李渊心中一狠,决定暂时留下太子赌一把,如果城破,能突围最好,即便阵亡,他还有两三个儿子呢。
再说,大唐都保不住,回到晋阳只是一个诸侯地,失去争霸天下的资格,李渊还有什么可顾忌,放手不下的?
当天夜里,李渊召见了李建成,以及李玄霸、李元吉,把太子守长安的事情说出来。
李建成心中涌起波涛,有些担忧危境,也有重任在肩的压迫感,半晌,他回复道:“孩儿一定死守长安,不让大华得逞!”
李渊叹息道:“傻孩子,你就根据形势做正确决策就可以,到了长安真的无法死守,就要突围而出,活下来,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建成点头:“孩儿知道了,父王请放心,若是张将军能够带兵回来,加上冯翊、潼关一带的勤王之师,长安城内凑集十万兵马,哪怕城外有二十万大军,也未必能短期内攻克,只要熬到入冬,大华军队就得退军休战。”
李渊说道:“一切都要小心,你与罗成交手过,深知此人的可怕,手腕多端,能大破了二十多万联军,攻城拔寨如无人之境,据说,大华军队有一种厉害武器,能够炸开城门,不得不防,一旦大华军队靠近,立即把各城门封死,堵住石块,这样可以防卫一时。”
李建成点头,他前些日子在前线,根本就不是罗成对手,才装病回了长安。
这时候,李玄霸说道:“父王,我也留下,保护大哥,万一城池告破,我也好保护他安全离去。”
李渊闻言,微微点头道:“好,你兄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坚守长安城吧!”
长安满城风雨,舆论已经失控,毕竟大华十万军队来袭,长驱直入,根本没有唐军抵挡,所向披靡。
京兆郡的几个县城,都是小城池,守军很少,几乎望风而逃,或是开门投诚,不敢抵挡。
毕竟罗成这些年威名太大,京兆郡又是皇城之地,对他的名声最先了解,这几年罗成在边戍之地崛起,同样给京兆郡一带的门阀造成很大的震撼,所以,当他御驾亲征,击溃了唐、梁、突厥三方联军之后,关中的门阀都看好大华,觉得李唐难以抵挡住,因此,不会跟着李唐陪葬了。
沿途不少世家门阀的家主、士子来头,愿意拥护罗成,加入大华,为国效力。
长孙氏、于氏、柳氏、拓跋氏、贺若氏、韩氏、纳兰氏、慕容氏、苏氏、高氏等等,关陇地区,住在在京兆郡各县城的大小门阀势力,纷纷站出来表态,欢迎大华军队入住京兆郡,接管长安城。
罗昭云亲自接见这群门阀子弟,毕竟在这个隋唐时代,门阀力量雄厚,虽然被战争洗礼,但是人才还是多出于这个阶层,要江上巩固,需要拉拢一番。
治国如烹鲜,需要细火慢炖,着急不得,要平衡寒门与贵族的势力,需要一点点过度,如果直接打着革除门阀的口号来迎合寒门,那就会适得其反,毕竟寒门子弟入仕途,也是希望能够成为新的贵族和门阀。
只要等级制度存在,都希望成为高贵阶层,庇荫子嗣,享受荣华富贵。
罗昭云心知肚明这些事,所以对门阀要拉拢,也要牵制,对寒门需要扶持,产生新贵阶层,一点点来平衡。
门阀子弟们看着十万大军,都心中激动,纷纷表示参军入伍,建功立业。
罗昭云很清楚他们是投机心理,看着大华要胜利了,此时加入,容易获取战功,不过,他没有阻拦,让他们加入其中,暂时训练,背下军纪,用来日后出征中原来使用。吸取了这些门阀子弟,自然跟京兆郡一带的贵族利益纠缠在一起,赢得他们更加坚定的拥护。
一时间,长安城外,几乎纷纷脱唐,李唐政权犹如无根之萍,没有了拥护群体,要铲除就变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