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华危机

江山争雄 丰玄机 1998 字 8个月前

片刻,李靖一身戎甲,带着几名偏将来到营内,皇帐之前。

罗昭云在大帐前迎接,算是对李靖将军的器重,增涨他的军方威望。

李靖步履沉稳,整个人都如一股山岳般凝重,散发着一股铁甲生寒、军中威气,他见到罗昭云等人,立即抱拳,单膝跪地道:“臣将李靖,叩见陛下!”

他身后几位将领,也都跟随跪拜。

“李将军,还要诸位将军,平身吧!”罗昭云顿了顿,等这些人站起后,微笑道:“诸位将军从河西走廊,不辞万里之辛苦,匆匆赶来,临危受命,朕感欣慰,请入账内,了解一下目前大华的局势吧。”

“遵命!”李靖等人,跟随罗昭云和文武大臣进入账内,然后由郭孝恪解说,把当前局势认真概述一番,虽然三方盟军队伍还没有正式赶来,但是,消息确凿,已经可以预判进军路线了。

河西将领听到三方联军攻来,也都感到吃惊和担忧,唯独李靖脸色如此,古井不波,只是蹙眉,认真地思索破敌之计。

“李将军有何看法?”罗昭云试探地问。

李靖缓缓答道:“要破这联军,不能正面迎敌,当逐一击破,最好能够围魏救赵的打法,迫使梁国、突厥,有了后患之忧,无心在这恋战,到时候,撤走兵力,军心涣散,就好逐一吞掉了。”

唐、梁、突厥三方结盟对抗大华的消息,及时传回了罗昭云的手中,他看着信条上的情报,非常详细,各方割地、出兵都有说明,不得不说,他十年前就建立情报网,在这个时代人还没有发现它的巨大作用时候,已经被他发挥奇效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及时掌握敌军动向,对接下来排兵布阵有很大帮助。

“三方出兵的兵马,接近三十万,要是正面鏖战,非死伤惨重不可。”罗昭云沉思,他不可能跟三方联军硬拼,得不偿失,只会把自己的精锐拼光。

这次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罗昭云没有冒进,而是叮嘱三军将领,守住边界,修筑工事,然后防备三方联盟大军来袭。

侯君集带兵去了来护儿驻扎之地,兵力达到八万,严守郿城,这是京兆郡通往扶风郡的必经之路,也是接壤之地。

罗昭云带着精兵来到岐山城东北方位,岐山山脉与杜水之间,扼守要塞,这里有通往仁寿宫的路线,所以城关隘口还在,被陈祾重新派兵加固,要对抗来自京兆郡、北地郡过来的敌兵。

郭孝恪、褚遂良、于志宁等人,听闻唐国联盟梁国、突厥一起来袭,都有些脸色大变,意识到大华这一次面对的强敌联盟,非常强大,兵力悬殊了一半,浓重担忧。

“陛下,要不然我们暂时撤军,依靠西北的要塞和地势,以逸待劳,让三方军马疲于西征,我们避其锋芒,然后在找机会,迎头痛击,然后反杀回来。”郭孝恪这样提议,深谙兵法之理。

罗昭云摇头道:“不能退,否则,这半年的努力就白做了,拱手让出几个郡,委曲求全,这不是我大华的刚烈风格,一旦退却,将士们士气低沉,就不能一鼓作气,出函谷关征讨中原了,李家收回地盘,发展壮大,利用关中的优势和人才,发展壮大,实在令人堪忧。”

“可是,三面同时应敌战线太长,我军兵力不足,当如何抵挡,臣等苦无良策?”褚遂良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