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

江山争雄 丰玄机 2397 字 8个月前

罗昭云犹豫一下,说道:“那时本帅还了陛下的恩情,自然不会再受到那些傀儡皇帝的制约,不论是西京杨侑,还是东都杨侗,他们年纪幼小,正所谓主少国疑,他们都已经被李渊、王世充之流架空了,我们这些之士,虽然忠肝义胆,但也不会蠢得任人宰割,那时候,只能自立门户了。”

文武官吏们,听到他说出这些,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想只要杨广死在江都,那么西北依旧有称王的机会。

这时候,在场不少人心中都盼着杨广早点死了,最好年关过不去,除夕就死。

郭孝恪提议道:“那我们就跟李渊的伪圣旨对着干了,管他什么旨意。”

“李渊想要篡夺皇位,其心可诛,大逆不道,明日起,立即发布檄文,昭告统辖的十一郡,陈列李渊罪状,叛出朝廷,挟持代王,权倾朝野,淫祸后宫,实乃董卓第二。”

罗昭云慷慨陈词,也要发动宣传手段,打舆论战,把李唐的名字抹黑搞臭。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上的贤明,往往都是胜者自己贴金而已。

divcss=otother_lksot: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ot加入书签ot记录本次(正文第六百八十二章反与不反的争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丰玄机谢谢您的支持!!

{}无弹窗夜宴如期进行,西北重要的文武官吏都聚齐在此,不少都是出自关陇、山东、河北、渤海等高门大户的子弟。【龙坛书网】

许多新人经过地方锻炼,已经不再是当初纸上谈兵,志比天高的轻浮状态,变得内敛不少。

周仲隐、苏均、苏昱、长孙安世、虞仁孝、虞澄道、韦义节等皆已回来,简单汇报着自己工作情况和收获,具体内容都写成奏章,已呈递上去,需要少帅和智囊团查阅。

梁元礼、崔师、张峻等西北旧部官吏,也都归来,参拜少帅。

他们心中都感慨万千,当年罗成还是少年将军,要带兵进攻吐谷浑。八年过去,罗成已经是西北十一郡的无冕之王。

这些年,他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少年英主的崛起,都心中激动,能跟着这样的人起兵,早入核心班子,未来都会受到重用,有更大的成就。

事实上,李靖、侯君集、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心里都隐隐把罗成当作日后争夺天下的英主,更加尽心尽力,即使日后罗成不想称帝,这些麾下,也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不断劝谏。

古往今来不少英雄,都不是他们自己率先就想要称王称霸,而是时势酝酿而成,把这些英雄推到了那个显眼位置,权力不由他不从。

宴会进行到中间,罗昭云开口入正题道:“诸位,在各地驻守平乱、治理民生,从关陇和中原,到西北酷寒之地,异常艰苦,这半年多,诸位都辛苦了,古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这些磨砺,相信不少人的进步绝对没有这么大。”

众人闻言点头,不少士子以前在京城内都是闲置,没有当过实权官吏,虽然派往地方当县令,看似官小,却是地方一把手,以小见大,管中窥豹,能磨练很多才能。

罗昭云又道:“如今天下各处豪杰并起,立国称帝如同儿戏,大小支的叛军如过江之鲫,我们的力量的确不能逐一消灭。本帅经常在思考,为何繁华盛世会一下子变得如此千疮百孔,如何才能消灭乱军,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那就是推陈出新,让百姓重新认可一个体系,就如同我们西北这样,政令因地制宜,自己制定,这样就能重新粘合起来。”

“少帅,我们推出新策,未经过朝廷允许,只怕朝中的大臣和陛下知晓,会猜忌少帅。”长孙无忌甚至皇室君主的猜忌之心,罗成这样做,其实已经触犯了朝廷的底线,要不是乱世,早就被杨广传回朝廷砍了头。

罗昭云拿出一张奏折,扔在桌上道:“李渊目前权倾朝野,拥立杨侑为新皇帝,发诏书要召我回京,本帅当然回绝,如今李渊又颁布檄文,废除我西北统帅一职,还把我西北军列为最大的反王之一,呵呵,简直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