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瑗摇头道:“当然不是,罗成出征,跟吐蕃焦灼对战,至少会耽搁一年半载,无力东征,这会给我一个稳固势力,继续威压扶风郡唐弼的机会,那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人,占据扶风郡数城,阻挡了我们的进兵大兴城之路,过去几战,我方都取得一些小胜,但是不足以压垮唐弼军队,这次我们若能继续增兵,以十五万大军压上,让唐弼认识到,我方没有了后顾之忧,非拿下扶风郡不可,使得唐弼没有侥幸心理,可以策反他,归顺我们。”
“让唐弼归顺?”薛举闻言心动,眼神闪烁,提出了质疑。
郝瑗道:“不错,唐弼带兵才能有限,魄力不够,所以在举兵时候,不敢自立为王,拥立了一个傀儡,为汧源帝,他自己掌握大权,这明显是信心不够。”
“那李弘芝,是前凉皇室的后裔子孙,祖上曾是前凉国一位亲王,两百年后,旁宗家道衰落,早就是一介平民,但毕竟有一点帝王血统,才被立为傀儡,我西秦大军压境,唐弼看到西秦后方没有了罗成牵制,除了死扛到底,就是投降。”
“至于东面京兆郡,李唐军正跟西京代王朝廷抗衡,局势不明朗,以唐弼多疑的性格,肯定不会去投奔任何一方。他没有忠烈之心,绝不会死战到底!”
这郝瑗侃侃而谈,使薛举和朝廷文武臣子都觉得是个妙计。
“褚卿,你以为如何?”
薛举询问黄门侍郎褚亮,因为褚亮饱读诗书,在西北非常有才名。
不错此一时彼一时,褚亮因为其子褚遂良去了罗成的帐下,他自己也“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是真心为西秦出谋划策,所以,听到西秦不趁机去攻打罗成地盘,有些安心,顺水推舟道:“郝大人所言,极有道理,若能攻克扶风,获取唐弼的军队,使西秦壮大,那么拿下西京,就指日可待了。”
薛举听褚亮都这样说了,心中一定,觉得此计可行,打下扶风,京兆郡在望,西京大兴城如同囊中之物了。
当然,若能减少伤亡,逼迫唐弼主动投城倒戈,接受了扶风的近十万军队,西秦就会得到空前强大,到时候,也就不惧怕罗成来年的东征了。
“就这样决定了,由薛仁杲率军五万,继续出兵,增援宗罗睺将军,然后对扶风郡的防线关卡猛攻,给唐弼施压,然后由郝卿修书一封,派使者送给唐弼,许以利益,诱他投诚,归附我西秦。”薛举最终排定了方案。
推荐大神作品:我是至尊白银霸主a
{}无弹窗时间匆匆,一晃出兵的日子到了,罗昭云跟两位娇妻恩爱两日,逍遥快活,解决了生理需求,慰藉了二女的相思之苦,接下来,他要率军出征了。
这一日辰时,金城外,罗昭云登台封将,祭旗告天,大义凛然,发布檄文,绝不允许吐蕃番邦,来侵犯西北疆域,掠夺当地百姓的粮草、牲畜和人口。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罗昭云说的铿锵有力,听得将士们热血沸腾。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提大隋,不说“犯我大隋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撇开大隋的说法。
因为大隋日薄西山,随时都要灭亡,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已经没有了,他张口闭口还提大隋,容易惹人反感不说,最主要无法引发这些底层百姓的共鸣。
用华夏代之中原国度,正是历朝历代都承认的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将士们接受。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数万将士都在异口同声地喊着,声威雄壮,浩浩荡荡传开,极具感染力。
“全军出发!”
号令一下,先锋军由薛万仞统帅,全都是骑兵,率先脱阵而出。
轰隆隆!
万马奔腾,铁甲生辉,气势雄浑,犹如钢甲洪流滚动着,迅速远去。
半个时辰后,中军才出发,罗昭云身穿一袭亮银铠,除了白银外,还容有混铁、铬等元素,格外坚韧结实,普通软弓难以射透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