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揽八郡

江山争雄 丰玄机 2270 字 8个月前

杜如晦拱手道:“属下明白了,会转告于他。”

回到了帅府内,虽然有些疲劳,但是罗昭云武功精深,身体强度能吃得消,当即最把一些谋士召集过来,制定八郡的新法规。

杜如晦、诸遂良、于志宁、苏昱等人,都是少年读书,学识渊博之人,凑在一起,跟少帅谈论起文治来。

他们在领兵打仗方面并不擅长,但引经据典,饱读史书,有宰相、尚书、文豪之才。

罗昭云道:“虽然有开皇律,但大隋律法毕竟太过繁杂,西北的民风与中原不同,在这难以推行,豪族、地方土司、羌人胡族等,执行起来,各有偏差,所以,本帅打算建立临时律法,约束各郡诸族,不管汉羌铁勒、西域人,只要在八郡内,司法与财政、军队等大权一定要掌握在少帅府!”

众人点头,觉得少帅考虑得很周详,如此立新法,意义重大,代表着罗昭云在西北的权力达到高峰,自辖一方,可以弃用大隋开皇律,不听调用,这属于西北无冕之王了。

罗昭云侃侃而谈道:“西北民风彪悍,触犯律法时候较多,所以你们重新数里刑律的时候,当结合地方民情,我们重新梳理、掌控司法权,解决民事纠纷、刑事案件,这些关乎公理,以及百姓切身利益,大意不得,只要处理得当,让当地人接受,我们的少帅府就完全立足下去,不是政权,却也胜似新政权了。”

在场的诸人听完,心中忍不住活跃起来,都有些激动,听出了少帅的意思,不重称王虚名,但却是真正握住西北八郡的大权,不可动摇,朝廷根本鞭长莫及,指挥不动,根据天下形势变幻,随时可以举兵做一番大事。

“少帅所言极是,我等应该好生研究一下民情,重新拟定适合西北诸郡和少数部族的新律法。”杜如晦第一个附和表态。

罗昭云抒发心中所想,继续道:“同时让县令、郡丞们,恢复农耕、兴修水利、发展工商等,加强胡族各部、西域胡商,以及西北贵族、中原大贾之间的合作与融合,鼓励婚姻,弱化矛盾,把观念梳理一个方向,力量凝成一股,一年之内,西北就会有不小变化,后方稳定,本帅才能率领精锐大军,破薛举,攻大兴,平定关陇的祸乱!”

推荐大神作品:我是至尊白银霸主a

{}无弹窗罗昭云只在姑臧城逗留几日,留下一万新军驻守,并且安排了太守、郡丞、郡尉,还有各城县令,把武威郡牢牢控制。

武威郡是河西走廊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张掖,与金城郡,与西平南北呼应,这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途径。

罗昭云现在整合了这几郡后,就能把河西、陇西各郡重新镶嵌在一起,整合资源。

目前西海、张掖、武威、金城、西平、枹罕、浇河、河源八郡都掌握在罗昭云手中,俨然成为了西北王。

哪怕他不自立,但在西北拥有绝对话语权,甚至这些将士,只认少帅,不知朝廷了。

因为他们都心里清楚,不论是大兴城代王、洛阳城越王,还是江都城的杨广,都已经被围困了,大隋即将覆灭,无法改天换命了。

罗昭云回返金城,在这里坐镇,因为他重心逐渐向东推移,下一个目标就是陇右的诸郡。

陇右目前是薛举的地盘,用兵二十多万,人数在不断扩大,而且还有唐弼等几路叛军,各自划地割据。

罗昭云当初不是没有想过,早一步打到大兴城,但不切实际,因为他没有李渊的路线快,从西北要淌过几路枭雄,李轨、薛举、梁师都、唐弼等,都会挡在前面,他当时兵力有限,与这几路大军厮杀过后,他的兵马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跟李渊争斗了。

再说,即便他早一步入关内,他没有几大门阀的支持,去了效仿李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资本不够,威望不够老,难以让众多老牌的门阀站出来支持他。

所以罗昭云最后放弃了跟李渊抢夺大兴城的打算,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他跟李阀比不了,只能剑走偏锋,另寻夺权道路。

最主要罗昭云是驸马、佑国公、兵马大元帅等,给世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少年战神,忠君爱国,这样的正直形象,一旦他先一步打入大兴城,他不好做出像李渊、王世充在隋唐历史上的做法,扶持傀儡,然后再毒死杨昭的儿子,这种路数,适合李渊王世充,适合董卓曹操,却不适合他罗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