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

江山争雄 丰玄机 1946 字 8个月前

诸遂良越说越激动:“少帅最明智的是,把西北整合,如今六郡在手,开仓放粮,治民扩军,恢复经济,推行文教,使西北百废待兴,逐渐恢复,甚至百姓比以前更活得有质感,都拥戴少帅。西北民风彪悍,胡族杂糅,一旦征兵起来,组成骑兵、悍卒,向陇右、关内冲击,谁能抵挡得住?到时候西北雄兵数十万,何愁天下不能平定?”

罗昭云莞尔一笑,说道:“遂良,你可愿意随本帅出征,做个记室参军?”

记室参军官职并不很大,也不像俾将、亚将那样响亮,只是文职,但可是参与帅帐军机大事的一员,算是主帅的幕僚和助手,非心腹不用。

诸遂良神色一动,心下高兴,知道自己的一番言论,打动了少帅,对自己刮目相看,这是要重用的预兆了。

“属下愿意,追随少帅左右,助主公有朝一日,完成大业!”诸遂良起身抱拳,弯身行礼。

罗昭云哈哈一笑,让诸遂良平身,然后说道:“令尊那边,你不必忧虑,本帅已经派人打入西秦内部,日后与西秦交战时候,会让人保护好令尊,及时转移,不会让他伤到分毫。”

诸遂良闻言,心中感动,眼眶发红,少帅已经想好了如何安置他的家人,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不禁为自己的正确选择感到欣慰。

推荐大神作品:我是至尊白银霸主a

{}无弹窗罗昭云跟这些士子们把酒言欢,放下了架子,言语中对他们都很重视,顿时让众人有一种宾客如归的感觉,心下都觉得,自己来对的地方。

苏均、苏昱、虞仁孝、虞澄道、长孙安世、韦义节、于宁志、诸遂良等人,皆出身贵族门第,自幼接触文化熏陶,视野和家传等,比寒门的士子要高出很多,这个时代,可不像宋代,教育体制推广得深,使寒门士子通过苦读高中状元,然后如何锦绣前程。

隋代尽管推行了科举制,开创了先河,但时断时续,名额极少,一届人数不足二十,而且被门阀打压,从没有重用,所以隋代科举在历史上只有开端的意义,实际上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到了唐代,略微放宽,但中榜人数仍极其有限,乡学、县学、州学、太学体制并不完善,寒门读书的覆盖率还是不够的,宋代士大夫被重视过度,才会突飞猛进发展。

所以,在隋代要招揽人才,那么基本八九成都是出自那些官宦、贵族的子弟,即便是没落的贵族,他们的孩子的视野、接触知识的机会、圈子,也不是耕夫、佃农家的子弟能比的。

相同这些,罗昭云这个后世人,虽然看英雄不问出处,但是要找人才,还是得顺应这个历史背景,需要把这些贵族优秀子弟给提前招揽过来。

当然,这些人除了褚遂良、于宁志在历史上是十八学士而名传千古外,其余的人,似乎最高都做到州刺史,在带兵方面,没有多厉害,但治民方面还比一般人强。

当天夜里,罗昭云就安排这些士子在弘文馆入住,衣物、伙食、钱票等,样样不缺,让他们休息几日,就有任务下发。

唯独诸遂良一人,被罗昭云单独招入了书房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