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长,不光百姓逃亡,连军中都出现了逃兵,要投奔隋军了。
李轨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目前他没有实力跟罗家军叫板,只剩下两条路,一是联合薛举、梁师都、李渊,形成战略联盟,然后跟罗昭云死磕到底;另一条路,则是投降隋军,但生死难料。
西凉王召集了文臣武将,商讨对策,如何抉择后面的路,因为李靖拿下了张掖,武威就等若被张掖与金城、河西郡等围住,武威郡往北,就是腾格里沙漠地带,无法迁徙与生存,等于绝路。
“诸位,该如何抉择,是战是降?”
“启奏陛下,臣以为,若是鏖战下去,难以抵挡,如果早一日归附,也许能获得一定待遇,招安为隋臣,也是保身之计。”有大臣不愿意再跟少帅为敌,想要投降,这样进入隋朝廷,也许还能继续为官。
梁硕急忙阻止道:“不可,我们既已叛变朝廷,难有再归顺道理,一旦交出兵权,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不是任人宰割。”
太子李伯玉也说道:“父王,朝廷即将灭亡,即便罗成再强势,也无法扭转大局,我们不该投靠朝廷,否则,也许其它臣子无碍,我们李家父子难逃死罪,应该联合薛举、梁师都、突厥、李渊等势力,共抗罗成!”
“臣也赞同太子之言,目前还不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联合对抗罗成的兵马,纵横捭阖,谋取生存空间!”安修仁顿了顿,又拱手道:“臣的长兄安兴贵,就在李渊帐下为军务司马,臣请缨去求见唐王,定下盟约,相互照应,给罗成施压,让他不敢轻举妄动,成为西北众矢之的。”
推荐大神作品:我是至尊白银霸主a
{}无弹窗数日后,罗昭云派出的侯君集已经占据了枹罕郡,当地一些富户、地主等,早就听闻少帅来到西北治军,平定祸乱,镇压反王,暗中响应,通风报信,帮助西北隋军迅速击垮地方几支的起义军。
而那些没有被叛军攻战的县城,县令、县尉开城迎接朝廷军马。
如此一来,枹罕郡拿下,为西北隋军开拓地盘,收复了几座城池,人口和土地、财物增多。
西海郡、浇河郡、河源郡、西平郡、金城郡、枹罕郡,整个六郡连成一片,都是罗昭云的管辖范围,另加上李靖刚攻克的张掖郡,西北七郡都收入囊中。
罗昭云调派人手,重新任命一些地方官吏,统计户籍,普查人口,开仓放粮,不允许有百姓饿死。
这些都是大隋的边疆之地,民风朴实,甚至有些缺少教化,保持着不少落后愚昧的风俗习惯,经济方面也相对原始,以物易物的情况比较多,对钱币信任度缺乏。
罗昭云亲自带着亲兵走访这些郡地,考察民情,然后制定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制度,比如如何恢复生产,如何废除一些旧的严刑酷法,不允许买卖奴隶,不允许随便以宗族的名义处罚杀人。
因为这一片地区,多是党项族人居住,党项是西羌族的一支,发源地在青海内,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到河陇及关中一带,由于党项族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
在西北地区,除了七大豪族外,还有党项八部,诸姓部落分别是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个大部落,势力颇大,分居在西平、浇河、枹罕、临洮等郡。
罗昭云想要把西北真正变成自己的根据地,就需要跟七豪族、八部落,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拥戴,一味的杀戮和高压,不能得到真心服从,还会起到相反作用。
在震慑的同时,如何许给利益、好处,让他们得到实惠,自然就会倾向他,诚心归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