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瑶下山之前,去过补天阁的藏经重地,看过禁忌之书,那是补天阁开创者推演的历史走向,自战国之后,发展脉络清晰无比,每次都能应验,所以补天阁的历代掌门、圣女、弟子们都深信不疑。
她看到了李渊当有天下,李家二公子会成为千古帝王,虽然叶瑶起初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当时的李渊还是文官少卿,没有被外派委以重任,谈何争天下?而李世民又是二公子,不是唐公的世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除非李建成死掉,否则李二公子如何能成为唐朝第二任帝王?
不过,哪怕语言很离谱,作为补天阁的年轻一代传人,她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且下山维护这种历史发展,补天之意,就是修补天意,使历史顺应这个朝代表延续下去。
“二公子,请与我一同去见唐公吧。”
“当然,姑娘为我李家着想、谋划,在下感激,听从叶姑娘吩咐差遣。”李二说的非常客气,面对如仙子般的叶瑶,他感到自己似乎低人一筹,极力想要讨好,得到仙子青睐。
叶瑶点点头,没有过多表示,让李二的爱慕眼神和殷勤仿佛都打了水漂,白白浪费了。
二人来到李渊的帐外,禀告之后,李渊得知补天阁传人来了,立即让人引入帐内,不敢怠慢,因为他身为门阀贵族,深知这些古老门派的势力,虽然不显山不显水,但是背后的实力巨大,能够影响江山走向,目前唐军正是争天下的时候,需要补天阁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现在进退两难,更希望得到辅助。
“叶姑娘能在此时到来,探望我义军,李某感激不尽。”
叶瑶不卑不亢道:“唐公客气,这次来,的确有些事要跟唐公商议。”
“叶姑娘请说。”
叶瑶陈述道:“首先,大军不能掉头,必须要一鼓作气向西京进发,哪怕晋阳丢掉,也要拿下大兴城,它关乎到唐公是否能坐稳江山,得到关陇门阀的支持,作用比晋阳大得多。”
李渊焦虑问道:“可是军中粮草紧缺,而且阴雨绵绵,前方有隋军重兵阻挡去路,如何是好?”
叶瑶道:“唐公不必发愁,来此之前,我去过晋阳,已经说服留守的三公子、晋阳令等人,准备粮草,随时听候唐公手令发来粮草,至于唐公前些日子派回去催粮的队伍,已经在途中出事,被一股来历不明的势力伏击,全部阵亡了,所以两边都迟迟没有得到消息。”
“竟有此事,有人在故意陷害我唐军,截杀征粮车队,用心险恶。”李渊这才知道粮队为何销声匿迹,迟迟没有回信的原因。
“究竟是谁干的,如此跟我李家做对!”李世民也感到愤怒了,粮草对于十万大军而言,实在太过重要,有人这样做,这是要致他们于死地。
叶瑶淡定道:“暂时不是追究的时候,安稳军心,击败宋老生,是当务之急,此人虽然略懂用兵,但毕竟不是什么知名大将,只要能够用激将法,引得宋老生带兵杀出来,钻入圈套,霍邑关卡也就迎刃而解了。”
李渊父子听到叶瑶的分析后,顿时豁然开朗,跟补天阁传人又商讨片刻,唐国公便改变主意,收回军令,要继续南下,进攻大兴城了。